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84年,地处铜川新区,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9348㎡,固定资产1053万元,实习实训室20个。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316人,2021年招生188人,比2020年增加92人,完成培训1210人次。2021年毕业12人,其中,升学9人,自主就业3人。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职工6人,师生比为1:6“双师型”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27.8%。
人数 分类 |
总数 |
学历情况 |
职称情况 |
||||
研究生 |
本科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及以下 |
|||
专 任 教 师 |
基础课 |
25 |
1 |
20 |
7 |
24 |
0 |
专业课 |
29 |
0 |
33 |
8 |
15 |
0 |
|
合计 |
54 |
1 |
53 |
15 |
39 |
0 |
1.4设施设备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生均实训实习 工位数 |
生均纸质图书 册数 |
2020-2021学年度 |
6.2(万元) |
3(个) |
126(册) |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人人尽展其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各班利用班会,每次班会让学生人人都必须发表意见和建议。坚持每周升旗,学生国旗下演讲制。学生升旗演讲人人参与,竞争上岗。
学校根据实际组织语文教研组多次组织学生诵读比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成长,锻炼自己。思政教研组结合当地实际举行 “红色基因代代传”演讲赛。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学生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的洗礼。组织“争做文明学生”演讲赛,红五月歌咏比赛,元旦才艺展演,重大节日征文,丰富多彩的征文、演讲、朗诵等课外活动平台。每项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班级层层筛选上报,让学生都在活动中充分的得到展示,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发现自己的闪光的一面,激发兴趣,增强自信,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拥有技能、别人才会需要你,德才兼备、别人才会离不开你,促进成长。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家长会、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招生宣传、精准资助基层行、新生大家访、乡村振兴包村包户、初中学生职业教育引导性培训等多种形式,及时征集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92%,专业学习满意度94%,实习实训满意度9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4%,生活满意度90%,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
2.2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家长会、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招生宣传、精准资助基层行、新生大家访、脱贫攻坚包村包户、初中学生引导性培训等多种形式,及时征集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92%,专业学习满意度94%,实习实训满意度9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4%,生活满意度90%,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
2.3资助情况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勤工俭学、困难补助、住宿费减免相结合的完整扶助体系,积极落实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政策,免学费受助学生达到100%,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免学费 |
助学金 |
2021年春季学期 |
136人,10.88万 |
27人,2.7万 |
2020年秋季学期 |
143人,11.44万 |
28人,2.8万 |
2.4就业质量
2021年,学校毕业12人,就业12人,就业率100%。其中,9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直接就业3人,全部在本地就业,从事第三产业,平均起薪2500元/月。
2.5职业发展
通过学生走进初中学校,走进企业体验,进社区体验,计算机技能操作比赛,职业礼仪展示,消防、防震演练,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展示,使学生懂得拥有技能,别人才会需要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才艺展演、综合运动会等使学生的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得到提高,能够胜任本职及相关工作,达到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并具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学生明白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3.教育教学改革
3.1教学改革
一年来,学校依据铜川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认真研究教育需求,坚持创特色、树品牌的主导思想,狠抓优势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开齐开足课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支持教师、学生到企业考察学习、实习见习。二是抓实抓细常规教学工作,注重细节管理,过程管理;实施学校领导及教研组长随机听课制度,实地调研,掌握教学动态,推动了教学改革;三是强化专业技能教学,加大专业实习、实训力度,积极参加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以赛带学,以赛促教。四是重视信息化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建设了完善的校内局域网,和外部网络,各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了希沃白板,实现了班班通教学,举办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教学大赛,信息化应用技术2.0微能力测评全员推进,全体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通过亲切而严格的学生教育和高细致的教学管理,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有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3.2教师培养
学校持续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一是修订完善教学监控评价制度,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是抓好教师培训,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三是多次组织,教学分析会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公开课比赛,举办教学论坛、班班通应用能力教学比赛等教学活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五是组织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年来50多名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六是在教师中大力提倡教学教研之风,鼓励教师把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措施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3.3德育工作
(1)制度建设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对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优秀学生评选、先进班级评选、学生公约、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综合评价、学生进企业体验等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2)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促进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各班各专业,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25米往返跑比赛、冬季跑步训练、迎春越野赛、学生体质测试综合运动会、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比赛等丰富的体育活动及技能操作比赛。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技能展示,作品展示。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进企业实践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以锻炼,在活动中得以提高,继而得到发展,成为德才兼备,身体健康,一专多能的,综合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3)心理健康教育
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设了心理咨询室,通过调查摸底,建立了心理问题学生跟踪档案。以班级为单位,由心理教师每月至少进行1次集体心理健康知识。
(4)安全法制教育
利用升旗仪式、各种集会以及学校宣传窗等工具加强宣传教育,聘请区司法局副局长为法制副校长,通过“三官一律”进校园机制以及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举办专题教育讲座。以生动案例开展教育,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法制教育。一年来未曾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和违法现象。
(5)职业教育活动周
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走进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铜川卫星互联网测控基地”进行研学活动。同学们首先参观了航天监测基站,了解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遥测、遥控和通信等,然后将信息传送给控制中心来监测管理天上的卫星。随后同学们走进航天科技展厅,品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铜川航天科技产业,了解到航天科技产业已成为铜川转型升级的“新名片”。这次研学活动,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航天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了解到了铜川大力发展航天科技产业集群,在全国商业航天领域率先形成全产业链,为中国商业航天事业做出贡献,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表示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做新时代的技能人才。
3.4校企合作
学校与铜川荣胜驾校、耀州区新望质量安全综合服务中心、耀州区新中耀技能培训中心、陕西易连通达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与陕西旅游烹饪学院、南京众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弘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意向,将在电子商务、AI人工智能、电子竞技与运动、新能源汽车、专职消防员、烹饪等专业进行合作,学生培训合格后将在国内外企业定向就业,并签订就业学生薪资标准承诺书,保障学生权益。
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2020年10月21日,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组织二、三年级学生到冀东水泥有限公司铜川分公司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学生们首先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历史和生产情况的介绍,然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水泥厂生产线、中控室、化验室、分析室、质检部、采矿区等,与操作岗位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了企业的规模、一流的人员素质、先进的管理特色、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体验了水泥生产的流程和工艺。
4.政策保障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专项资金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并规范有效执行。
5.服务贡献
学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开展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
一是到基层初中学校面向毕业生开展引导性培训活动,宣传职教政策,为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二是组织专业人员下基层,将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帮助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三是利用地理优势和特点,与荣盛驾校、中耀社会培训机构、新望质量安全综合服务中心、特种设备培训考试机构联合开展驾驶技术、香菇种植、畜牧养殖技术、果树修剪、锅楼工、叉车工、塔吊工等技能人才培训。
四是由校长带队,组建了10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分成5个工作小组,每组2人,每人包抓5户。同区妇幼健康计生服务中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共帮扶耀州区庙湾镇贺庄村85户贫困户,包扶队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等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为贫困户送去衣物、食品、书籍、学习用品,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与贫困户谈发展、谋致富、定帮扶措施,勉励贫困户保持乐观心态,激发战胜贫困的斗志,增强生活信心。
学校现设置职业高中班、短期培训班。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平面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专业, 2021年秋季开设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短期培训开设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电工技术、焊接技术、家电维修、电子装配、农业实用技术等专业,2021年完成各种培训1200余人次。
学校与铜川荣胜驾校、耀州区新望质量安全综合服务中心、耀州区新中耀技能培训中心等单位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与南京众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弘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铜川恒美图文展示工程有限公司、铜川市耀州区秦绿园工贸有限公司、陕西易连通达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意向,计划在将在电子商务、AI人工智能、电子竞技与运动、新能源汽车、专职消防员等专业和学生顶岗实习方面进行合作,学生培训合格后将在国内和国外定向企业就业,并签订就业学生薪资标准承诺书,保障学生的权益。现已经有两名学生计划赴日本进行培训。
与陕西航天技师学院达成专业共建意向,拟开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跨境电商专业共建,由对方提供设备、师资、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与西安工程大学签订了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协议,对方在我校设立函授站(教学点),合作举办工商管理、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成人高等函授(业余)教育,办学层次为: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和专升本,该项目已进行了初步验收,上报了相关材料,教育厅将在近期来我校考察。积极争取国家卫健委医疗护理员培训项目,已上报了《医疗护理员培训项目工作站申请书》。
6.面临挑战
(1)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制定了《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近期发展规划》和《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实训基地规划》。启动了学校新校址建设项目,区政府计划投资6757万元建设新学校,地点在锦阳新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1291㎡(约32亩),项目建筑面积12690㎡,包括教学实训楼、学生宿舍、食堂、报告厅等,现已完成了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工作,预计2022年初开工建设,2023年底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区政府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前期手续的办理,尽快招标,开工建设,尽早投入使用。
(2)开办专业较为单一。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深入董家河工业园区、航天城建设项目等工业园区,与企业对接,紧跟市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设置新专业,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计划投资90余万元进行信息化教室和信息化网络建设,同时加大专业实训设施投入,增强专业吸引力。
继续加大招生力度,宣传职业教育政策,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接收职业教育,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1+X培训模式,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制定1+X培训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实训设施,成立专业兴趣社团,三年制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根据兴趣和爱好参加专业兴趣社团,完成不同专业的短期技能培训(诸如焊接技术、电工技能、汽车驾驶、起重机械、锅炉作业、电梯作业等),并积极联系职业资格鉴定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让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毕业时,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增加就业机会。
(3)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政府在教师调配上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根据开设专业,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高职以上学历的人群中公开招聘专业教师。鼓励文化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进行转型,开展校企、校校联合,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到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健全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实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学校教师的双向流动,设立职教师资聘用专项资金,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社会能工巧匠、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到学校兼职任教,教授专业课程,改变专业教师紧缺的现状,并根据招生规模逐步提高专项资金金额。通过各种手段,打造一批双型专业教师,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专任教师每年都参加省、市、区各种培训,基本达到培训全覆盖。
(4)招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生方案,召开招生工作会,与教职工签定招生责任书,抽调骨干教师组成宣传小组,调动全员力量,人人参与招生工作。
印制招生简章、职教惠民政策问答、高职单招政策解读、宣传手提袋、小扇子等招生宣传资料,组织人员下乡到集镇设点,走村入户,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同时要求教职工利用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招生宣传。
面向初三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引导性技能培训,宣传学校办学理念、职教高考政策及惠民政策,使初中毕业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建设新农村和农民致富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利用脱贫攻坚包村,宣传职业教育扶贫培训优惠政策,使群众明白通过职业教育扶贫培训、劳务输出转移是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快速通道。
利用初中学校组织高中阶段填报志愿培训会(家长会)抽调优秀学生到初中学校进行宣传。并安排专人参加高中阶段录生工作会,进行现场录生。
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职业教育。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职业体验,邀请优秀毕业生,市级拔尖人才、工匠进校园讲座,开展职业教育进初中学校、进社区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