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2016,扶贫人的这一年……

来源:耀州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06 09:0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编者按:过去的一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抛家舍业,吃住在村,深深扎进了农村这片沃土;他们夙兴夜寐,充满激情,带着广大贫困群众迈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步伐;他们走家串户,访贫问苦,精准施策,让父老乡亲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我只想说:2016,了不起,我的扶贫战友……

  细数流年,很多往事如沉在河底的卵石,依稀可辨,在大年初一这万家欢庆的时刻,难得静享一人值班的美妙时光,坐下来泡杯茶,在灵魂的天地,静静的梳理自己的心绪,回首时光荏苒的长河,回想我们这些丹心赤诚的扶贫人,一路走来,可曾蹉跎了青春岁月。坐在电脑旁边,能有这样冷静的笔墨记录下这些文字,读取那年那月那时的心态,描绘这一年虽不精彩却也浮华的记忆,却是因为这些过往在旅途不断丰富着扶贫人的人生。
  这一年,弹指一挥。当我们行走在扶贫工作这条路上,表面给人风光无限的感觉,其实走在这路上的辛酸只有自己饮尽。和同事阿阳闲聊时才得知,到扶贫局报到的当天,孩子正在医院呱呱坠地,作为丈夫的他没能守在妻子身旁;孩子满月是个周末,他在单位加了一天班,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赶回家中。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他没能参与,不知孩子长大后,会不会理解父亲在家与国之间的选择?当他轻描淡写的给我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无言的惭愧和深深的自责。
  繁华如梦,谁又能读懂、读明白我们这些扶贫人的心境?那些曾经为父母、为孩子许下的诺言,如今却碎了一地,怎么也拼凑不出美丽的记忆。督查一组组长王海宁,上任的第二天,就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走遍了自己负责督查的几个乡镇的各个村,经常回来在晚上九点多,省市考核的前一周,每天凌晨时分还在村上逐户查阅资料。可谁又能想到,她的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三的女儿?前段时间,女儿因为压力太大,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她却每天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就要高考且生病的女儿。在我们身边,哪个孩子生病没有父母的陪伴,哪个孩子不是在父母陪伴下度过高考的最后时光?现在,我用沉默的笔尖勾画这些扶贫人的过往,也许是灵魂的自责,也许是不想愧对组织对我们的信任,但更多的,是扶贫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因为工作,习惯了沉浸在夜色里,穿梭于时空巡视,恍惚中不知在哪里,将去何处?家人说我一直在路上,却好似一直在四顾无路的山野,茫然无依,独处时常被惆怅侵袭,只因我把亲人遗失在了红尘的另一端。不想去暗夜叩问自己会否有来生,只想把今生一个人的精彩好好传递。这一年,常听人说,你们一定很忙吧?我总是开玩笑的说,何止是忙,是“忙死”。也许真是这样吧!2016,从年初到年末,从区上到镇上,每天晚上,所有的脱贫攻坚办公室都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数字、报表、电话,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在这些忙碌的人群中,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干了几十年扶贫的老同志,还有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夫妻,王战利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丈夫在区脱贫攻坚办公室业务组,每天有写不完的各种材料,妻子在一个镇上包抓了两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艰巨。同事们都戏说:人家是打虎亲兄弟,你们是攻坚夫妻兵啊!
  扶贫人的生活让我感到了时光的蹉跎,不肯承认疲惫不时的袭击着我,那份倔强的自尊与坚强再也掩饰不了内心真实的脆弱。过去的一年,扶贫人没有朋友、没有茶友、没有同学聚会、没有现代人正常的交往!我也想做一个相夫教子与柴米油盐为伴的家庭主妇,我也想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拓写着心灵深处的斑斓。记得唯一休息的一个周末,两天时间手机铃声竟然没有一次响起,忽然才发现,原来在不经意间,已经疏离了太多太多的人。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这一群人独守着这样的一份辛劳,任凭内心在忧郁与空旷中纵横蹉跎。如果非要回答的话,我想,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面对两万多贫困人口期待的目光,我们别无选择。
  作为扶贫人,我们没有时间流泪,只有时间工作。有人说扶贫路太难,而我想说哪怕时间终结在一分钟之内,我们也要利用之前的五十九秒在工作。明天的路很长,我们这些扶贫人,依然会说希望在路上。不会说很深奥的哲理,只想用纤弱的笔来描述我们的工作,涂画我们这些褪去铅华而又平凡的扶贫人那一片丹心忠肠。(图/文:孟根凤)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白忠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