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小兔子”,在扶贫的大平台上快速成长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7 14:0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宋少伟没有闲下,元月19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二,他给四川的客户发了一车商品肉兔,1500只左右;元宵节前,他又给另外一个客户准备了一车商品兔。少伟说:“准备这些商品兔,问题都不大,除了养殖场里的兔子,贫困户养的兔子也能及时出栏,跟得上发货。”
  宋少伟养兔子已经五六年了,从单一养长毛兔到长毛兔与肉兔兼顾,这几年,肉兔市场的行情比较稳定,他的铜川市鸿伟实业有限公司也在稳步发展,已建成年出栏20万只良种种兔的扩繁基地,拥有商品兔兔舍10座,种兔兔舍5座,固定兔笼位2.3万余个,年利润100万元左右。但是,2016年,宋少伟公司的利润仅有上一年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一个月还出现了短暂的亏损。这是怎么回事呢?
  参与扶贫,他把公司三分之一的利润让给了贫困户
  2015年10月,耀州区扶贫局的兔产业养殖扶贫项目落户宋少伟的公司。他说:“肉兔的养殖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贫困户只要养,很快就能见到收益,销售渠道不用担心。”鸿伟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在四川、重庆等地建了十多个销售网点。
  为了保证肉兔的饲养质量,宋少伟采取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为贫困户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和标准。贫困户利用产业补助资金可以领到数量不等的母兔、种兔以及兔笼、产箱等,在自家空闲的旧房、旧窑洞就可以进行肉兔饲养。
  元月18日,在关庄镇北窑村见到李志愿时,她正提着满满一笼兔草从地里回来。她家里养了十几只母兔,产箱里还有几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兔子,十分可爱。从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养兔子已经给李志愿带来了至少两三千元的收入。她说:“已经卖了几次了,现在剩的少了些。养兔子不费时,从地里回来顺带就把兔子喂了,我一个人也能顾过来。”平时,李志愿的两个儿子在西安打工,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她说,养了兔子,自己回到家里也有点儿事干,不孤单。
  临走,宋少伟又给李志愿叮咛了一些注意事项,建议她过了年可以选择到养殖场打工,多增加一些收入。
  去年,耀州区7个乡镇17个村的238户贫困户参与到了肉兔散养的产业中,宋少伟的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仔兔、商品兔回收协议,并且制定了保底回收价格。他说:“每户如果认真去养,年收益5000元-8000元不成问题,当年脱贫是肯定的。”
  2016年,在贫困户的参与下,鸿伟实业有限公司共出栏肉兔30万只,比上年多出栏了10万余只,但是公司的利润只有上年的三分之一。宋少伟说:“去年,公司的技术人员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指导贫困户养殖上,公司的大部分利益也让给了贫困户,但公司并不是没有收获,公司的养殖规模迅速地扩大了。”
  在扶贫中,公司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缩短了五到十年
  原来,宋少伟心里有个更大的规划:不仅发展肉兔养殖,还要发展肉兔深加工。他看中了西安冷鲜肉兔市场的前景。他说:“目前,西安的冷鲜兔肉都是来自省外的加工。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市场机遇。但是,要发展肉兔的深加工产业,就要达到年出栏100多万只肉兔的养殖规模。如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发展,这是一个比较长的积累过程,有了散养户的参与,这个过程可以缩短五到十年。所以参与扶贫,企业利润虽然暂时有一些牺牲,但是把眼光放长远,这也是企业的发展机遇。”
  为此,去年11月,宋少伟又发展了肉兔托管养殖模式。他说:“我们要帮那些因残、因病、因缺少劳动力而不能进行家庭散养的贫困户解决脱贫问题,他们不能养,我们可以替他们养。”这样,又有238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了托管养殖协议。贫困户每年可从托养利润中获得70%的分红,每年的保底分红额是1000元。
  参与扶贫养殖,少伟的公司虽然收入暂时降下来了,但是却扩大了养殖规模和公司的影响。去年11月,铜川市鸿伟实业有限公司还在印台区和宜君县建了三个养殖棚,发展了5个肉兔养殖合作社,与当地的扶贫产业项目进行了对接。下一步,宋少伟打算带动铜川市范围内的贫困群众发展肉兔养殖产业。
  目前,公司新征的100亩土地已经到位。今年,铜川市鸿伟实业有限公司的目标是以一个完整的兔产业养殖链条为中心,打造种兔繁育基地、养殖产业基地、肉兔加工基地、饮料生产基地,发展农户散养、企业托养和设立新型经营主体饲养三种模式,带动养殖户5000户。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西安冷鲜兔肉市场上将有更多来自省内加工企业的肉兔。(由文光 文/图)






  来源: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70227/html/page_13_content_000.htm#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白忠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