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产业开启新生活

来源:耀州区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3-05 08:2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吹响,犹如春雷般振奋人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勾勒出新时代乡村的美好蓝图。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有什么心里话,有哪些新期盼?本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村串户,聊家常、听心声,将用系列稿件和农民群众共同展望我市农村发展的宏图盛景。


  2月27日中午,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村民成军政早早吃完午饭,急匆匆往村文化广场赶去。他说:“一会村里的元宵联欢会就要开始了,我要登台演出。”
  路上,不少村民或带着板凳,或拿着演出道具,热热闹闹地朝村文化广场走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歌舞、小品、猜谜等节目不时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这是村上第一次举办元宵节联欢会,从导演、主持到演员都是本村村民,他们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感动身边人。谈到脱贫工作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成军政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都得益于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
  说着,成军政就带记者来到了村民王家仁家。眼前,是一排3间的土墙瓦房,院落被打扫得干净整洁。
  “别看我现在住的旧房,今年6月份就要搬进新房了。”王家仁说,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的日子比前好多了。说着便给记者算起了账,“我老两口去年种植了一个棚的香菇,到去年年底就赚了1万元,还分红分了800元;前年养了十头猪,光猪的收入就有2万元;我还种了10亩中药材,工人给我挖药,他挣他的钱,我挣我的利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和王家仁一样,村上还有37户贫困户种植香菇,由兴柳香菇种植合作社带动发展,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实行托管种植方式,每户每年保底分红800元。每人每天务工费100元,一年平均每户能赚五六千元。除此之外,村上带动51户村民发展湖羊养殖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产业扶贫养殖农户”的模式,每户每年可保底分红900元。
  “别看老王年纪大,思想却很超前。”成军政说,村上养猪、香菇和药材这些产业都是王家仁带动起来的。
  “只要有明确的路,就会富得快。”王家仁说,要富还得以‘勤’字当头,勤快了啥事都能干前去,懒了就一事无成。
  “老王,今年还有啥打算?”“我准备再养50多头猪,把大家都带动起来,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就越来越好了……”
  成军政、王家仁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描绘出了村上的好生活。
  此刻,文化广场的欢笑声又一阵阵地传了过来。村民们的幸福,听都听得出来。(《铜川日报》 张红)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