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驻村解难题 一腔热血为脱贫
我叫雷涛,是耀州区气象局驻照金镇杨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我到杨山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已有3年,3年时间里,我见识了它的美丽,也目睹了它的贫困,更见证了它的发展。
杨山村位于耀州区照金镇东南部山区,距照金镇18公里,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这里绿树成荫、山清水秀,陕甘边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一个贫困落后不被外界所熟知的小山村,是铜川市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95户336人,其中贫困户67户24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1.7%,落后和贫穷的程度,可想而知。
初到杨山时,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进村的十几里山路,全部都是经过雨水冲刷之后沟壑纵横、坑坑洼洼的土路;村委会又小又破,亮着昏暗的灯光;有些老人还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墙石板房里,脸上看起来满是沧桑。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震惊,但却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在心里默默跟自己说:“一定要在这里扎根,一定要让这里脱贫”。
夯实基础抓产业
驻村后,通过入户走访调研,了解到进村的土路成了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村民出行和孩子们外出上学,要是碰上了雨雪天气,很多天都出不了山,这一点我也有深深的体会,为了解决路的问题,我和第一书记、村干部等同志积极与交通等部门联系,多方协商,终于筹资680万元修建了12公里的水泥路,并筹资100多万元对危险路段安装了护栏,修建了护坡,争取资金硬化巷道,修建砂石生产路,群众出行和生产都方便了。还接通了自来水,改变了村民们祖祖辈辈吃窖水的命运。升级改造了电路,建了光伏太阳能。联系筹资120万元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及道路,购置办公设备,建成 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新建了社区工厂、香菇大棚,养殖场,卫生室、公厕等;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有公益岗每天专门打扫维护,村里如今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贫困发生率也由开始的71.7%降到了现在的9.1%。
杨山村民就是我的亲人
3年多时间里,我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杨山村的脱贫攻坚上,把村民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帮村民收小麦、收玉米、打核桃、卖土特产,资助大学生,慰问贫困户,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都惦记在心。2018年5月的一天,贫困户谢富贵给我打电话说:“家里儿子要买房娶媳妇,到银行办贷款时,因他个人没有稳定收入银行不予办理,这可怎么办,为这个事儿子老是埋怨他无能,他急的团团转,让我帮忙想想办法”。谢富贵本人是一个不求上进,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他能给我打这个电话,说明真的是被逼无奈了,我对他家的情况详细了解后,得出的结论是,要解决其实也不难,只要有了稳定的工作这个贷款问题就能解决,想到他以前有打工的基础,我就多次联系美鑫铝业公司,办理相关手续,为他解决了工作问题,现在他每月有3500元的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困难也得到解决,他现在很珍惜这份工作,上班也很认真,整个人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现在逢人就说扶贫干部比他亲人还亲,给他们家解决了大问题。
今年2月份,我了解到本村贫困户杨水利因患有恶性肿瘤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当我见到被病魔折磨已骨瘦如柴的杨水利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上个月见他还在路上打扫卫生,还有说有笑,现在却成了这样,我心想一定要帮帮他们,我悄悄的在他枕头下放了500元钱,并叮嘱他:“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你身后还有党和政府的坚强后盾”。回去后我连夜整理了他的个人资料,第二天一早就将他的求助信息发布到中国扶贫网和微信上,一个多星期就捐助了5090元帮扶资金,当我把这些钱送到他手里时,他激动的说不出话来,颤抖的双手握着我久久不愿放开。像这样的事情在杨山村还有很多,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让我赢得了杨山村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怀。
对家人是满满的亏欠
一天中午我正在忙碌,家里突然打电话说妻子在接女儿放学的途中不慎摔倒,我一下子慌了神,因为妻子已怀孕8个多月,我赶紧安排好手里的工作匆匆请假,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医院,赶到医院后得知妻子只是腿受了点伤没有其它的大问题,我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因长期驻村,很少照顾妻子和大女儿,妻子埋怨,不愿意见我,她生气的说:“这次是万幸,你回来干什么?这个家已经不需要你了,我们已经适应了没有你的生活,你还是去山里关心你的贫困户吧!”面对妻子的埋怨,我只能默默的接受,后来我经常把扶贫的点点滴滴都讲给妻子听,她也渐渐的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现在还经常让我带一些日用品和衣服给贫困户。提起这些事情,我很自责,满是对家人的亏欠。“我也想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但是职责和任务在身,脱贫攻坚是大局,我只能辛苦了家人”。
我从曾经的天气预报工作到现在的驻村入户发展产业,从记录一个天气现象到修建一条通村水泥路,从气象站站长到杨山村脱贫攻坚队员。无论身份怎么改变,我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在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种环境中,都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党员的政治观念和大局意识,来表达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勇于吃苦耐劳的作风,为打赢耀州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区气象局)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