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民:念好“蜜诀”走出甜蜜致富路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石柱镇王益村贫困户魏忠民乘着扶贫政策的春风,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毅力,在葱郁芬芳的绿树花海中招蜂酿蜜,用勤奋铺就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脱贫路,用汗水辛勤浇灌出一份“甜蜜的致富产业”。对于49岁的魏忠民来说,生如逆旅,生活给了他太多的坎坷与波折,残疾的身体,贫困的生活,面对困境,魏忠民没有倒下,他开始思索规划人生,想着怎样支撑起这个家,怎样脱贫致富奔向幸福未来。在2015年以前,魏忠民勤于奔波,不辞劳苦,他放过羊,养过鸡,种过地,也做过小生意,日子却仍旧过得紧紧巴巴,始终找不到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2015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在精准帮扶政策的支持下,魏忠民在综合考虑了兴趣和身体局限的实际,再三衡量后,开始尝试养蜂,最初仅引进3箱蜜蜂,刚开始由于养殖经验和技术不足,产蜜少,收入仅能够维持生计。但是对于魏忠民来说这熹微的光明都甚是来之不易,他倍加珍惜,更加勤奋学习,不仅买来相关书籍认真研读,还常常向其他养蜂专业户请教学习,他一遍一遍在理论与实践中反复摸索与试探,天道酬勤,他的这份勤劳刻苦为他赢得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正式开启了他养蜂之路上“甜蜜人生”。王益村地处青山环抱、山峦叠翠的文王山的南面,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越,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是养殖蜂蜜的“天然蜜场”。魏忠民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地利”,又乘着精准帮扶惠民政策的春风,凭借一双勤劳的手,仅仅5年时间,就从原来3箱蜂发展到了23箱,年收入也从几百块钱提高到1万余元。
魏忠民谈起5年来的养蜂路,言语中多的是自豪与感恩,眼神里满含的是希望与热爱,神情中虽多是坦然,但从他瘦削的身形和黝黑的皮肤里,所读到的是他历尽千辛时的不屈和面对困境时的勇毅,魏忠民数年如一日地辛勤奋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终于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甜蜜产业”。沐浴着初夏的阳光,一个个蜂箱整齐排列着,成群的蜜蜂在蜂箱前忙碌着、飞舞着,连同空气里都飘散着“甜蜜的希望”,养蜂人魏忠民正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着酿造“甜蜜生活”,谈起如何选种、何时采蜜、怎样调控温度等,他如数家珍,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最适合的养蜂方式,使得蜂蜜产量连年增长,质量始终如一。高质量的生态有机蜂蜜让魏忠民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靠着“诚信经营”,他的蜂蜜即产即销,成为了十里八乡“走俏儿”的土特产。
已尝到养蜂“甜头”的魏忠民干劲不减,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发展起了养蜂酿蜜产业,魏忠民将养蜂本领,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经常搞“上门服务”,热心肠地帮着乡亲们查看蜂箱,讨论交流养蜂经验和技巧。凭借着探索创新的那股韧劲,魏忠民赶上了“自媒体”的潮流,主动担当起了蜂蜜的销售员,通过抖音软件、微信朋友圈热心帮助大家销售蜂蜜,带着乡亲们一起念好“蜜诀”。魏忠民饱经沧桑又带着赤诚的脸上,笑容灿烂地说到“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我要不断学习养蜂技术,扩大养蜂规模,让产量和质量都再上一个台阶,我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不用再过以前的苦日子”。
在魏忠民的心里,他早已把别人的幸福当成了自己的幸福,望着初夏季节漫山遍野盛开的各色花朵,他早已按捺不住心头喜悦,想与大家一起品尝这养蜂的“甜头”,想和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延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