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耀州全力织密兜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
近年来,陕西省耀州区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民政会议决策部署,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立足实际,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责,全力织密兜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网。
耀州区农业人口17.68万,建档立卡规模9851户31845人。2020年全区未脱贫人口1246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756人,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463人;其中享受孤儿政策4人,兜底政策落实比率为98.15%。
聚焦脱贫,促进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国家为贫困人口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耀州区把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围绕社会救助工作10个100%和20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精准发力,开展了三个专项行动。一是开展低保覆盖率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重点对受疫情、汛情影响,刚性支出过大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人群开展排查,今年耀州区新增农村低保1415户3043人,农村低保覆盖率从3.6%提升至5.16%,高于全市平均低保覆盖率。全区农村低保3891户913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879户6980人,低保贫困户占比76.4%,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037.476万元。二是特困供养对象年检专项行动,供养协议达到100%。全区供养城乡特困供养人员533户555名,其中在耀州区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83名,全年累计发放各类供养金407.13万元。三是开展临时救助专项行动。全区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129个,共951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救急难”主动发现报告机制,对遭遇急难问题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下发《关于提高镇(街道)审批临时救助标准的通知》,将2000元以下的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道),有效发挥临时救助在防返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区为3189户955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804.76万元,其中镇(街道)审批发放小额临时救助金214.56万元。
聚焦短板,稳步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
耀州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全面加强各级党委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区、镇两级组织作用,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一是耀州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区民政局和11个镇(街道)聘用17名社会救助综合岗工作人员,夯实了基层工作人员力量,从工作体系上保证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事有人做、责有人负、工作开展有保障,打通了提升救助服务水平的“最后一公里”。二是“e救助”让群众办事更容易。耀州区在疫情期间全面推广社会救助业务掌上办理,实现了全省第一例无接触,全程掌上办理的救助服务案例,目前全区累计已受理救助业务6718人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社会救助诉求,较大的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三是下放低保审批权限。为了进一步简化低保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间,方便困难群众,推动耀州区城乡低保人员救助工作向规范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该区印发了《耀州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镇(街道)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铜耀政办发[2020]17号),从10月1日起将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镇(街道),目前权限下放运行工作已顺利开展。
聚焦民生,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近年来,耀州区始终坚持把社会救助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和部署,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的多层次救助体系,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质量。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等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今年通过联席会议为12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7.1975万元;为151户500名困难群众送去“救急难”资金100.53万元;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查5019户10842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低保、特困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09.28万元;全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耀州区将继续有力有序地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做实做细各项任务举措,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职责责任,坚定不移实施救助改革各项政策。一是加快出台全区贯彻落实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完善救助制度,做好各项救助政策落实;二是不断提升全区救助水平,努力推进基层社会救助不断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三是不断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各类信息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中国经济周刊网 王群)
网络编辑:文大鹏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