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太阳从这里升起——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牢记嘱托,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4 08:4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少年军号哒哒响,战旗飞卷豪气壮,少年军号哒哒响,我们托起明天的太阳……”六一前夕,走进革命老区照金,在大山的褶皱中,一座红色的4层小楼上,“托起明天的太阳”7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孩子们的歌声从音乐教室里传出,铿锵的音符,激越的歌声,响彻校园。
  2018年5月30日,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收到一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们,“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一封回信,跨越山川,传递深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6年来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全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别具一格的建筑,绿草茵茵的操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史馆、创客教室、红领巾数字科艺馆、劳技教室等特色部室也一应俱全。站在操场上,如果不是周围的群山提醒,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座山区小学。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校长封岗战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学校的变化。
  照金北梁小学始建于1955年,原址位于北梁村陈家坡会议旧址附近,过去只有几间四面透风的土坯房,教学设施落后,冬季孩子们还要围着火盆在教室取暖。在各级领导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2000年,学校得以迁址重建;2018年秋季,学校正式恢复为完全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实施了改扩建项目,建成了教学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和塑胶操场。学校设置了科学实验室、多功能厅、科普馆、创客教室等“一部十二室”,设施配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学校在校学生从51名增加至现在的115名。
  “教学综合楼里面有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功能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校还开设了创客社团、鼓号队、合唱社团、书法社团等,让山里娃和城里娃一样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封岗战感慨,不论“软硬件”都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除了硬件设施的持续改善,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学校现有20名专任老师,还有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帮扶队的6名支教老师,与当地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理念,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校舍变新了,师资变强了,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红色,是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最鲜明的颜色。学校处处都有鲜明的红色印记,让人沉浸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这里把年级称作“连”,上下课的铃声统一是军号声,还建有红色文化走廊,学生去操场的路上会唱红歌,升国旗仪式上有学生讲红色故事,每月都会组织师生观看一场红色电影,阅读月里大家阅读红色书籍。
  “传承红色基因”是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一贯的教育主题。学校不断完善机构和课程设置,唱红歌、讲红军故事、走红军路,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下一代,我们怎样走来,未来去向何处。
  “每周一节的红色教育课是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媒介之一。为开好红色教育课,学校专门成立红色教育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集体教研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红色教育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为两大阶段:低段(一至三年级)和高段(四至六年级)。低段学生以学习英雄故事为主,学生能够在班级中绘声绘色地讲述红色故事;高段以学习党史为主线,学生能够通过手抄报、思维导图、读后感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分享党史的学习感悟。”封岗战介绍。
  “我们照金有陈家坡会议旧址、薛家寨革命旧址,还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这里有很多很多英雄故事……”正在参加讲红色故事社团活动的六年级学生段梦璐不断练习着讲解技巧,去年她在全国“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6年来,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全体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努力将红色基因根植在学生血脉中,在学习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落实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135”模式: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主题,加强红色教育机构建设、红色教育课程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唱、讲、行、育、评”五项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深化红色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五星级红军小学”、全国“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
  红色精神正在这里传承,红色梦想正在这里启航,新时代少年儿童如太阳正从这里冉冉升起,开创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张欢欢)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