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第一村医”刘立峰:夯实医疗“网底” 守护村民健康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26 09:5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想到却收到患者如此的感谢,这更激励了我立足基层,为村民的健康服好务。”前不久,作为全市第九批“第一村医”的刘立峰收到了一患者家属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发来的表扬信,这让他干劲十足。
  今年3月,根据市卫健委的安排,作为第九批“第一村医”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刘立峰被派往耀州区小丘镇中心卫生院,派驻到乙社村,辐射凉泉村及独冢村。沿着前几批“第一村医”的足迹,他和其他第9批“第一村医”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组织开展义诊、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随访、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实施健康管理服务……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导尿管换好了,后续要注意给老奶奶多喝水,注意勤翻身,预防尿道感染。”“刘大夫,太感谢你了,你专程上门为我母亲更换导尿管,连一口水都没喝,真是太辛苦……”耀州区小丘镇凉泉村的易小宁十分感激地说。一次入户走访时,刘立峰了解到耀州区小丘镇凉泉村的一位老人因病瘫痪在床,每个月都要更换2-3次导尿管,之前每次都要花费不少钱请周边的诊所医生更换,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随后的日子里,只要老人有需求,刘立峰就立即上门为老人服务,为了表示感谢,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为了让村民了解“第一村医”,做到有病及时就医,刘立峰和同事们将入户走访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所负责的3个村子慢病患者多达300多人,他在小丘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村医的带领下,认真细致地开展入户查体工作。每一次走进患者家中,他都仔细询问村民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用药调整。遇到复杂问题时,他和同事们努力钻研、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只为给患者提供最适宜的医疗帮助。村民们都说,“想不到,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刘立峰联合派驻小丘镇中心卫生院的其他两位村医共同制作了“第一村医联络卡”,上面写着3位不同专业医生的电话及微信二维码,发放给每一位慢病患者,并建立了医患沟通微信群,使患者能及时与第一村医沟通病情。
  在驻村工作时,刘立峰和其他两名“第一村医”还要为就诊患者进行日常医疗卫生保健、宣传健康知识、解读医保政策、指导合理膳食等。在他们的倡导下,村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自“第一村医”工作开展以来,除了为乡镇卫生院引进技术、建立科室,同时,“第一村医”依托二、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二级以上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小病和康复期患者在镇村完成诊疗,打消了基层群众就诊顾虑,将更多常见病患者留在了基层,助力分级诊疗的落实,提升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
  在小丘镇中心卫生院坐诊时,刘立峰每天对危重疑难及新入患者查房,提出治疗建议并通过每月的业务学习,为医务人员和村医进行培训指导。当发现该院门诊医疗系统存在许多不足时,他积极联系医务科及信息科,补足了相关短板。同时对全院的住院病历进行质控检查,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得知值夜人员缺少,他便主动加入值夜班的队伍中。
  “深入农村,为慢病患者提供直接的医疗服务,是改善他们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看到患者们在我们的帮助下病情逐渐稳定,我感到无比欣慰。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坚定了继续做好这份工作的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农村慢病患者群体,能为农村医疗状况的改善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第一村医的使命与担当。”刘立峰说道。(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李阳)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