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耀州区:一核四线连民心,多元智治聚合力

来源:微耀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30 08:4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天宝滩社区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目标,探索出“1+4+X”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核引领,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天宝滩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治理为抓手,健全组织、建强队伍,织密网格党建“一张网”。
  把组织建在网格。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络组织,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非公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的密切联系,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服务共担、难题共解的“六共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把人员定在网格。推进党员入格,实施“一网多员+多员联治”工作模式,将辖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兼职委员、片区民警等骨干力量纳入网格,担任社区的联络员、宣传员,将服务和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
  把责任落在网格。梳理社区服务事项清单和居民、单位需求,建立需求、资源、服务、责任“四项清单”,变需求为任务,定岗定责,动态调整,推动双向认领、靶向施策。
  四线联动,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天宝滩社区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创新四线工作法,构建和美天宝滩。
  政策宣讲在一线。扎实开展理论宣讲“声”入民心系列活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开展红色“宝”垒党性教育,借助“社音”传党音,推动理论宣讲连民心、凝共识;同时,聚焦群众需求,将救助、社保等各类惠民政策,通过小天宝读吧、文化下乡、流动课堂等方式,送入寻常百姓家。
  精细管理在一线。坚持群众导向,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探索以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人称工作法”,加速居民共融共治,做好综合管理工作,提升居民参与感、责任感。坚持分步提升,依据网格化片区发展差异,梳管结合、抓点带面,推进社区整体环境提升,全力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
  便民服务在一线。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立足辖区实际,将人员分类、服务分级,通过社区“四点半”课堂、银发服务、“你呼我应”等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做实“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的关爱保障工作,让便民服务走新更走心。
  摸排化解在一线。开展“二门四访五必知”活动,以常登门、常串门的方式,对新进居民、独居老人、困难群体、重点人员做到四必访,对户情民意、困难事由、资源禀赋、矛盾纠纷、环境布局情况做到五必知,精准掌握社区人事物情;同时,坚持周排查、月上报机制,充分发挥“三官一律”、乡贤能人优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民意速办”落地见效。
  多元智治,凝聚社区发展合力
  天宝滩社区坚持融合共建,以五社联动、民主协商、数字赋能为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杠杆。
  融出发展动能。以“多元聚力 和美天宝”为目标,加强社工室建设,搭建社会资源共享对接平台;加快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培育,构建专业化、精细化队伍;加速社会组织孵化,增强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力量融合力度,激发社会资源参与效能,让社区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议出和美生活。建立社区议事委员会,定期召开意见征求会、发展联席会、意见反馈会,引导辖区单位、群众共商社区治理事务、共议发展举措;畅通监督评议渠道,鼓励居民“带着解决方案提问题”,引导居民通过自助、互助的方式,参与解决家门口的烦心事,激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主人翁意识。
  智“惠”民生图景。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新形势,做优做实“民呼我应”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智慧党建云平台、自助服务终端机应用,用好用活网格群、便民服务电话等,实现社区双线服务全天候、自助服务零跑腿。
  近年来,天宝滩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四星基层党组织、商业示范社区、全市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社区等荣誉。下一步,天宝滩社区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不断丰富“1+4+X”社区治理模式的内涵,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来源:中国社区网)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