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张素霞:照顾公公三十余载 好儿媳撑起幸福家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29 08:5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要是没有素霞,这几十年我都不知道成啥样了,素霞就是我的亲女儿。”93岁的晋水欣老人,一说起自家儿媳,就赞不绝口,老人经常自豪地对邻居夸赞她:“几十年啦,是素霞照顾我吃饭穿衣,她是个好儿媳,跟亲女儿一样好!”
  干净的被褥、温馨的房间、可口的饭菜……无一不体现出张素霞的细心与勤劳。今年58岁的张素霞家住耀州区天宝滩社区,曾被市老龄委评为“孝亲敬老之星”,被市委文明办评为首届“铜川好人”。多年来,除了工作和照顾三个孩子,不管多忙多累,她总是把公公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为老人洗头刮脸,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
  “孝顺不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更重要的是让老人心情舒畅。我没事就会带老人散散步、逛逛超市,体验新鲜事物。”张素霞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虽然93岁了,但仍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我是88年结婚的,我们从河南来到铜川,最早是在路边打馍,维持生计,在这边稳定了点,就把我老公公接过来了。”张素霞告诉记者。
  一日三餐,嘘寒问暖,这一管就是30多年。后来爱人为了维持生计外出打工,照顾公公的担子就落在张素霞一个人的肩上,她无怨无悔,独自照顾了老人6年。2007年夏天,老人意外摔倒导致胯骨骨折,看到老人疼痛难忍的模样,腿肿得不能动弹,她赶忙四处借钱给公公做手术。在公公卧床的一年多时间里,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翻身按摩、端倒便盆、推老人出去晒太阳,日复一日,不曾间断,但她从未有一丝不耐烦。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程度令医生都感到惊讶,周围邻居们看在眼里,纷纷交口称赞。
  就在这期间,张素霞外出买菜时遭遇车祸,小腿粉碎性骨折,但她一想到公公还在生病卧床,仅休养不到两个月的张素霞就拄着拐杖起来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她也因此落下终身残疾和肌肉痉挛症,需要常年服用止疼药。日夜不歇的劳累也使她患上了神经性头痛,每次发作都头痛欲裂。但每当谈及这些,她总是淡然一笑,说这一切都是她应该做的。她的丈夫心里充满感激,常说:“娶到了这么好的妻子,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张素霞与丈夫育有3个儿女,一家人和睦融洽、温馨幸福。30多年来,张素霞细致入微照顾公公,操持家务,照顾儿女,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幸福家。
  “孩子们从小也懂得孝敬长辈,个个学业有成,都非常优秀。”提起孩子,张素霞十分自豪。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张素霞孝敬老人的行为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老人80岁生日的时候,两个女儿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哭着对爷爷说:“爷爷你很幸福,我妈妈对你这么好,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以后我们也要向我妈妈学习,对你更好。”女儿的一番话,也让在场的张素霞感触颇深。“一个是觉得孩子长大了,另一个也觉得我吃的这些苦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好的示范,我觉得辛苦值得。娃成家后,对她公公婆婆都十分孝顺,关系都非常好。”张素霞说道。
  提起现在的生活,张素霞一连说了三个“满意”:“主要三个孩子都非常听话,很争气,老人也健康,掌柜的(丈夫)也听我的话,有什么事,我们都商量着来。老公公已经93岁了,为了照顾老人方便,我们在家附近开了个小杂货店,这几年孩子们都陆续成家了。生活太好了,没啥不满意的。”
  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张素霞将关爱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条件慢慢好了,我一直在坚持做公益,我也做不大,就是在我们小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年重阳节,我们两口子都会给小区里的老人包饺子,70岁以上的老人,我都给端到家里,一次要包十七八斤饺子。”张素霞说。无论是为孤寡老人送去饺子衣物,还是为留守儿童带去文具、零食和亲手织的毛衣,她的善举如春风化雨,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在她的感染下,周围的人也纷纷加入到队伍中来。
  为了丰富晚年生活,张素霞还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短短一年时间,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书法作品,并得到了老师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2024年春节之际,张素霞自掏腰包购买纸、墨等用品,每天加班加点书写春联,并和社区的志愿者们一起将春联送给社区的老人和残疾人。她说:“虽然很累,但看到大家这么开心,我也感到非常幸福。”
  行孝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30多年如一日对公公的照顾,对家庭的付出,张素霞无怨无悔,她用真诚、善良和包容,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她用无私奉献与默默坚持,诠释着家和万事兴、忠孝传家久、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原来条件不好,负担太重,上有老公公要伺候,下有三个孩子要照顾,对未来不敢有啥设想,就是过一天算一天,做好事也都是小打小闹。现在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孩子们也成家了,我也能腾出来一些时间了,我想帮助更多老人和孤儿,做更多的好事。”张素霞真诚地说。(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杨婷)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