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耀州新闻

【新春走基层】耀州雪花糖:两代人的甜蜜传承

来源:微耀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26 08:5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在耀州区,有这么一对“甜蜜”父子,父亲张和平,甜蜜战线上的先进标杆,儿子张江,制作雪花糖的后起之秀,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劳动,让“家乡年味”走出耀州,香飘各地。
  “耀州城、四方方、雪花糖、味道香。雪花糖在过年的期间最为畅销,象征着生活蒸蒸日上,甜甜蜜蜜,是当地人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耀州体育场“大平糖坊”,了解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雪花糖。
  雪花糖俗称“渣子糖”,选用白芝麻、小米、大麦等养生保健又易得的食材,经过大小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一百年来,在耀州区长盛不衰,成为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首选礼品。耀州雪花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和平告诉记者,他十几岁就跟随师父学习制作雪花糖,已经制糖40多年了,多年来,他不断创新工艺,克服重重困难,让雪花糖香飘四方。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雪花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和平说:“还是不能失真,把老传统的手艺吃透以后,需要改进的也要改进。师傅说他那个时候是拉风箱,现在都是电了,我学的时候成了鼓风机了,搅糖都是人出力,最后慢慢地我把糖坊开起来之后,弄起来中间有些需要出力的,能用机器替代的就替代了,但最基本的东西还是要人弄呢。”
  雪花糖制作工序繁复,要做出地道的雪花糖,必须用上等的材料,和现代行业相比,成本高、费时费力、利润微薄,慢慢就没人愿意做了。记者了解到,很长一段时间,耀州雪花糖面临“有学而无继”的窘境。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雪花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和平说:“娃考学念书,考上大学了,但我就想着要有接班人呢,咱一直干这件事,我师傅给我教了,我还要教徒弟呢,教别的人,回去想弄没有地方,有技术没有原料,各方面都要天时地利人和,最基本的要把娃先培养出来,就给娃说,娃说咱花了这么多钱上学,还能跟上你学这,娃不想学。但是这传统工艺是耀县独一无二的,走到哪也只有耀县有这个东西,所以说,责任还是重大的。”
  通过张和平的不断坚持,儿子张江终于同意回家学手艺。如今,张江已经成为了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雪花糖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正通过新见识、新视野打开非遗传承的新空间。
  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雪花糖代表性传承人张江说:“我作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对雪花糖的创新就是扩品,丰富它的品种口味,在制作上更多地机械化,扩大生产,口味上现在有加花生的、核桃仁的、还有加腰果、金银花、玫瑰花的。销售的话,我们年轻人都玩直播,联系了好几个景区,比如说铜川的石林景区、溪山胜境,他们直播帮我们带货,线上线下都可以卖,通过我们四代人的努力,让我们耀州雪花糖产品走的更远,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我们雪花糖的制作技艺。”(记者:韩鑫、刘伟豪、罗骁)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