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我将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多做造福村庄、富裕农民的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一直关心着水峪村的产业发展。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25年春节假期里,杨春平每天都很忙,在处理好日常事务的同时,还要与村民,特别是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唠家常,收集意见,梳理完善建议。这位从农村走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将村民们“田间地头的声音”记在心里,化为一份份沉甸甸的代表建议。
回顾2024年的履职经历,杨春平将村上工作和代表履职紧密结合,在走乡串户工作的同时,用心观察、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多次积极地参加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活动,从陕南的青山绿水到陕北的黄土高坡,再到关中的沃野千里,深入调研经济发展、民生百态和资源禀赋。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杨春平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努力学习开展人大工作、履行代表职责必备的法律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走进公检法部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司法程序,加强法治素养,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地为建设法治强国贡献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尽的责任。
“2024年全国两会上,我提交了三条建议:关于第三轮土地承包要解决农民有地无人、有人无地问题的建议;关于网络、自媒体等信息平台规范化管理与监测管控的建议;关于加快农村养老中心建设的建议。”杨春平说,这些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落实。
今年,杨春平调研的脚步依然忙碌,准备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议依然带着浓浓的“泥土味”。为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议加大粮食补贴力度,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收获实惠;农村合疗保费进一步优化;加快基层养老中心建设,让农村老人能够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记者手记为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
■赵明
20世纪90年代,水峪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缺乏优势、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杨春平上任伊始,面对种种困难,心里也没底。但他说:“既然乡亲们选我当村党总支书记,我就要为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面对困难,杨春平咬紧牙关,想方设法一个个解决。他带领村民打井解决生活用水、修建水泥路、为主干道安装路灯、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水峪村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脚步遍布全村家家户户,建议更来自百姓日常所盼。在杨春平的履职“清单”里,既有土地改革、产业规划等“大课题”,也有村民围墙纠纷、河边小路湿滑等“小烦恼”。今年全国两会,杨春平将更多关注乡村产业、教育发展方面的问题,继续为民发声,为民建言,为民办实事,把乡亲们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去,把好政策带给群众,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来源:三秦都市报)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