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来法院“打官司”,第一道程序往往和诉状有关。
如何让缺乏法律知识、不熟悉诉讼流程的群众也能准确填写诉状?如何让起诉状更清晰、当事人填写更便捷?如何进一步优化立案服务,切实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原打算来法院咨询,没想到一次性就立完案了。”当事人李先生回忆起自己的立案过程,连连感慨“太顺利了”。4月17日,记者来到耀州区人民法院探访时,正值李先生前来法院参加调解。
李先生曾在一家酒店工作,离职后想要向公司追讨欠下的工资。查询当事人的诉讼材料后,工作人员向其提供了起诉状示范文本,并告知新版起诉状的优势,经过工作人员指导填写,不到半小时,案件就录入了系统。
民事起诉状、答辩状作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法律文书,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益的保障及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发布了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要素式、表格式的示范文本能够进一步规范诉讼程序,提高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使司法效率与公正得到双重提升,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示范文本的适用率和普及度,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今年以来,耀州区法院积极推广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的应用,聚焦诉讼当事人在填写起诉状、答辩状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民间借贷、离婚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制定表格化、要素式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放置了文书样式和实例参考文本,安排导诉人员在诉讼服务中心指导、帮助填写。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并使用这一便民举措,在诉讼服务中心,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操作指南,法院微信公众号详细解读使用方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律师服务平台等端口均设置了文本模板链接,线上线下多渠道均可获取,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要点。“直接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取起诉状示范文本,需要填写的内容清晰明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可真是省力又省心。”在立案大厅内,体验了扫码直接获取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服务的当事人感慨地说道。
该院还积极发挥律师、法律工作者、金融保险机构等专业群体的示范作用,通过他们带动更多当事人使用要素式起诉状,形成良性互动。
要素式起诉状推行以来,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起诉状内容更加规范、焦点更加突出,法官能够快速把握案件争议点,大大缩短立案审查时间。许多当事人表示,这种“填空式”的起诉方式大大降低了诉讼门槛,让他们更容易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张欢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