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耀州区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1月12日在铜川市耀州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来源:区财政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15 11:0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耀州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落实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克难攻坚,扎实工作,确保了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总体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94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1%,较上年增收2795万元,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69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完成13772万元,增长43.4%;企业所得税完成2408万元,增长8.6倍(主要原因是汇算清缴因素影响);个人所得税完成503万元,下降27.6%;资源税完成4632万元,下降12.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534万元,增长16.3%;房产税完成514万元,下降2.7%;印花税完成828万元,增长72.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46万元,下降2.2%;契耕两税完成4662万元,下降50.2%;专项收入完成2890万元,增长88.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192万元,增长21.3%;罚没收入完成995万元,下降20.4%;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911万元,下降45.7%;捐赠收入完成1231万元,增长2.3倍。
  全区财政支出完成261601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8.3%(剔除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节能减排政策到期等上级专款减少因素后同口径比较,下同)。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065万元,增长7.3%; 公共安全支出7692万元,增长13%;教育支出59837万元,增长2.1%;科学技术支出1660万元,增长0.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438万元,增长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412万元,增长15.5%;卫生健康支出17375万元,增长15.6%;节能环保支出14449万元,增长1.2%;城乡社区支出22514万元,增长9%;农林水支出58374万元,增长3.4%;交通运输支出503万元,增长5.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896万元,增长37.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62万元,增长4.3%;住房保障支出4991万元,增长1.8%;债务付息支出4810万元,增长46.5%。
  区本级财政支出完成246739万元,同口径增长7.8%(剔除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节能减排政策到期等上级专款减少因素后同口径比较,下同)。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116万元,增长2.9%; 公共安全支出7692万元,增长13%;教育支出59837万元,增长2.1%;科学技术支出1660万元,增长0.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241万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266万元,增长15.1%;卫生健康支出16672万元,增长17.6%;节能环保支出14449万元,增长1.2%;城乡社区支出22400万元,增长9.2%;农林水支出55040万元,增长3.8%;交通运输支出503万元,增长5.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871万元,增长38.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268万元,增长3.5%;住房保障支出4991万元,增长1.8%;债务付息支出4810万元,增长46.5%。
  2019年,我区发行再融资债券8260万元,全部用于置换以前年度到期政府债券。举借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9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5000万元,专项债券24100万元。当年偿还债务本金8584万元,付息489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区级收入5052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229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66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00万元,收入合计2301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6060万元,调出资金530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648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万元,全部为上年 结余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19万元,年终结余为0。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22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97万元,收入合计2012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856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556万元。
  目前,全区财政总决算正在汇审之中,具体分类科目、一些收支数字、结算项目等可能会有所调整,待市财政核准批复后,再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五)2019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抓好财政收入征管。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成立了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工作方案》,用活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工业稳增长、大数据产业发展、财源建设等奖励性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强化税收收入征管,认真分析税源结构,细化分解征收任务,定期召开财税库联席会议,研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措施。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作用,利用源头控税三大系统,强化重点税源管控,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实行税收前置管理。加大清查清收工作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强化零散税源税收征收,全力组织税收入库。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5.6%。
  2.加大民生支出投入,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和预算追加事项,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全区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保障,教学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全年教育支出达到59837万元。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拨付就业补贴、就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就业资金2779万元,就业创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力度,全年投入17375万元,足额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持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孙思邈中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入4991万元,支持全区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群众安居性工程项目,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水平。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稳步推进,全年共发放55项191批次惠民惠农补贴资金1.48亿元。开展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让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真正实现惠民、惠农。
  3.加强财政支出保障,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制定印发了《关于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实施意见》,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按计划积极偿还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8373万元。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大区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区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00万元,全区涉农整合财政资金规模达到33015万元,其中18207万元用于产业扶贫支出,14808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完善了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扶贫项目资产移交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和动态监控,实现了扶贫资金的有效管控。对接国企助力脱贫,争取到华能陕西发电等5家合力团国企援助资金849万元,联系省高速集团解决了19名贫困户子女就业。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大对污水治理、废弃矿山治理等投入力度,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全区完成23553户“煤改电”、“煤改气”替代工作,下拨第一批清洁取暖补助资金2472万元,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推动耀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力支持“2342”工程建设,积极筹措调度资金,确保白家庄村整体搬迁、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和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为我区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4.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实现常态化,严格按照预决算公开“四统一”要求,加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更加透明。稳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不断扩大预算绩效试点范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围扩大到10个,实现了区级所有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积极推进陕西财政云试点工作,选取了区就业局、外事办、档案馆三家预算单位开展试点,组织业务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为2020年全区预算单位上线运行奠定了基础。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制定了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财政预算追加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开展了规范财经纪律专项行动,对全区26家预算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财政资金监管机制逐步完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建立了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报告机制,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制定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系列制度,不断规范区属国有企业管理和运营机制,全区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019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区税收收入增长缺乏有力支撑,增速逐步放缓。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用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加之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影响,财政支出保障压力加剧。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各级全会精神,认真执行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有保有压、深化改革、强化监督,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强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0年全区(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完成43400万元,较上年增长3.5%。主要收入项目情况是:增值税15250万元,增长10.7%;企业所得税2500万元,增长3.8%;个人所得税500万元,下降0.6%;资源税5400万元,增长16.6%;城市维护建设税2600万元,增长2.6%;房产税520万元,增长1.2%;印花税820万元,下降1%;城镇土地使用税530万元,下降2.9%;土地增值税450万元,增长0.4%;车船税450万元,增长1.4%;环境保护税610万元,增长52.1%;契耕两税3362万元,下降27.9%;专项收入3090万元,增长6.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100万元,下降2.9%;罚没收入1300万元,增长30.7%;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578万元,增长34.9%。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全区地方财政收入43400万元,加上级对我区的各项补助8122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0万元、预计中省市财政专款130000万元,减去专项上解支出3762万元,当年全区总财力达到251300万元,较上年增加4500万元。
  2020年全区财政支出计划安排251300万元(含预计中省市财政专款),较上年增长1.8%。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367万元,增长6.5%;公共安全支出9239万元,增长9%;教育支出54478万元,增长2.6%;科学技术支出1508万元,增长4.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617万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422万元,增长1.2%;卫生健康支出17919万元,增长7%;节能环保支出3679万元,增长8.7%;城乡社区支出12016万元,增长3.5%;农林水支出63349万元,增长1.3%;交通运输支出1791万元,增长10.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80万元,增长1.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308万元,增长7.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8331万元,下降28.9%(主要是预计上级专款减少);住房保障支出10435万元,增长5.3%;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34万元,与上年持平;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17万元,增长2.9倍;预备费1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43400万元,加上级对我区的各项补助8122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0万元、预计中省市财政专款130000万元,减去专项上解支出3762万元、区级对镇办补助支出11740万元。当年区本级可用财力239560万元,较上年增加4560万元。
  区本级财政支出计划安排239560万元(含预计中省市财政专款),较上年增长1.9%。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55万元,增长5.2%;公共安全支出9239万元,增长9%;教育支出54478万元,增长2.6%;科学技术支出1508万元,增长4.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537万元,增长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559万元,下降1.6%;卫生健康支出17686万元,增长7.3%;节能环保支出3679万元,增长8.7%;城乡社区支出11927万元,增长3.5%;农林水支出60105万元,增长3.8%;交通运输支出1772万元,增长9.1%;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80万元,增长3.8%;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308万元,增长7.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8331万元,下降28.9%;住房保障支出10435万元,增长5.3%;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34万元,与上年持平;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17万元,增长2.9倍;预备费1000万元,与上年持平。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支出283.87万元(不含中省市专款),较上年年初预算减少38.96万元。分别为:因公出国(境)费1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17.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217.1万元),公务接待费53.77万元。“三公”经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加大对“三公”经费支出的检查监督,在源头上进行从严控制。通过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人数规模,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规模,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等相关措施,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2020年,全区返还性收入预算2391万元,其中: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022万元,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1369万元。
  2020年,全区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收入78831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151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58123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7750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246万元,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收入90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42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1718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7898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全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
  2020年,全区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收入130000万元。 主要安排用于上级安排的具体项目建设支出和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等支出。
  因区县是转移支付最底层地区,无法再进行分地区、分项目公开,所以我区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不细化编制分解。
  2020年,安排扶贫资金12069万元。
  2020年,举借政府性债务方面,根据中省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相关办法,按照2019年债务限额和2020年耀州区债务到期情况及公益性项目资金需求情况,计划举借再融资债券18428.2万元,全部用于置换以前年度发行2020年到期政府债券。计划举借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6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2000万元主要用于锦阳新城和神德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山水林田湖建设、白家庄片区和五台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专项债券4000万元用于孙思邈中医院扩建项目支出,具体数额按照省财政厅批复为准。计划当年偿还债务本金26549万元,付息5656万元。
  2020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方面,不断扩大预算绩效试点范围,区级所有的项目支出全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没有绩效目标的不安排预算,切实做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继续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试点部门由2019年的10个扩大到15个,15个试点部门将同时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区级收入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4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264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5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498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2020年没有对应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0年区级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7979万元,上年结余1556万元,收入合计1953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49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36万元。  
  (五)2020年财政重点工作
  1.着力强化财政收入征管,促进收入提质增量。继续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项目,积极兑现各项奖励性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税收收入增长。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大力支持主体财源发展,培育壮大新型财源、接续财源,巩固收入质量稳步提升。加强综合治税管理,坚持大小税并重、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并重、日常征管与重点稽查并重,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加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坚决杜绝违规入库现象发生,确保非税收入均衡入库。全区上下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确保全年财政收入计划按期完成。
  2.着力优化财政支出保障,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支出保障,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应。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偿还化解政府债务存量,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保障和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力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投入,支持保卫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的美好生态环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兜牢民生支出底线,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大力支持“2342”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培植壮大新型产业,提升耀州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3.着力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全面推行陕西财政云核心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加强宣传培训,完善制度建设,实行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力争实现财政管理远程可视、动态监控、开放共享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大整合和盘活财政资金力度,继续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切实规范国库资金管理。
  4.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理念,全面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巩固规范执行财经纪律专项检查成果,加大对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审查、控制、监督及检查力度,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效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镇办财政管理体制,明确职能定位、理顺机构设置、强化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基层财政对财政资金管理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加强全区财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全年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耀州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专业名词解释
  1.“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3.地方政府债券收入: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发行主体,财政部代理发行,由各级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资金,主要用于中央投资地方需配套的公益性项目和难以吸引社会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4.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是指由省级政府举债发行,根据各市、县债务限额及偿还要求,转贷给各市、县的债券资金,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5.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支持稳增长、惠民生,应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也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我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主要措施有:(1)清理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对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资金收回同级财政统筹使用。(2)清理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结转资金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的30%的部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3)加强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管理。(4)加强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部门预算结余资金以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5)全面清理存量财政专户。按规定设立的财政支出专户中超过两年以上的结转资金调入国库统筹使用,其余财政支出专户资金全部调入国库,作为权责发生制事项单独核算。



网络编辑:区财政局
信息审核:区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