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耀州区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10月13日在铜川市耀州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

来源:区财政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14 08: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耀州区财政局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全区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支持“2342”工程建设,上半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7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4.8%,较上年同期增收130万元,同比增长0.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136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1%;非税收入完成100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
  上半年,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257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32891万元,下降20.7%(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及部分上级专款减少影响,下同)。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19万元,下降53.7%;公共安全支出3558万元,下降14.3%;教育支出25863万元,下降1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12万元,下降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243万元,下降8.5%;卫生健康支出14099万元,下降7.7%;节能环保支出3656万元,下降63.8%;城乡社区支出11874万元,下降48.1%;农林水支出20562万元,下降4.7%;交通运输支出4055万元,增长80.5%(主要是上级专款增加);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89万元,下降25.5%;住房保障支出7376万元,下降10.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5717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422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9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293万元,政府性基金结余1242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我区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473万元,上年结余169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041万元,基金结余125万元。            
  二、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财税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1—6月落实减免税费3798万元。二是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落实财源建设、工业稳增长、招商引资等激励扶持政策,积极拨付涉企项目奖补资金,累计拨付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奖补资金1164万元。筹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耀信融资担保公司,支持企业市场化融资,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积极落实减免中小企业房租政策,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按照规定减免房租。三是全力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制定耀州区促进财政增收工作方案,将收入目标层层分解到征收单位,夯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加强对收入形势预研预判预警,做好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纳税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多措并举,共同发力,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四是加大土地出让金及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密切关注矿业权出让收益、矿业权出让费收入动态,认真做好重点土地招拍挂项目土地出让金跟踪服务,确保土地收入足额入库。
  (二)坚持财服务于政,全力落实“三保”要求。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落实各级财政“三保”政策作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着力点,足额安排预算,兜牢“三保”支出底线。二是坚持工资首保制,每月15日前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补贴。工资发放后优先安排用于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重点支出。三是积极落实保基本民生要求,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拨付大学生就业补贴和见习补贴、4050补贴、特设公岗、公益性岗位等就业资金1331.4万元。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新冠疫情防控支出,累计投入 3360.73 万元,保障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支出所需的医疗物资采购、人员补助等必要支出。投入932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给予定额资助。落实895万元困难学生教育救助资金,确保困难学生“上得起学”。安排2181.56万元补差和试点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资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得到落实。四是定期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专户、部门报账专户和往来账户结转结余资金进行清理,累计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694万元,增加区级可用财力。五是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等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三公经费”月报制度,加强对预算单位大额现金管理,做好公务卡制度的监督落实,全区“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三)主动担当政治使命,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坚持精准理念,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落实扶贫资金投入“两个不低于”要求,足额安排区级专项扶贫资金 3960 万元,增长20%。编制完成《区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方案》,安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其中产业类安排资金1.56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资金1.04亿元。扎实做好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建立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完善印发了《区统筹整合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了整合资金管理规范、绩效明显。二是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按照“遏制增量、消化存量”思路,上半年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3949万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3194.82 万元。积极争取专项债券,上半年到位债券资金1.4亿元,有力支持了民营经济扶贫产业园、中医院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4.9万元并实现所有账款的全部清零。三是积极支持污染防治工作。足额落实生态环境保障资金,积极做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及修复项目建设后续工作,因地制宜推进散煤治理和公共机构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落实专项资金7200万元,积极推进了北方清洁供暖试点工作。
  (四)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提高依法理财能力。一是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选取20个部门开展绩效支出整体评价,持续推进财政项目评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编制年初预算时,所有的项目支出全部编报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批复、同公开”,切实做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按照预决算公开“四统一”要求,全区所有一级预算单位通过政府网站集中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财政信息公开规范性不断增强。二是积极推进“陕西财政云”建设。在上年全省率先试点的基础上,全面上线“陕西财政云”,顺利完成新旧系统的衔接,全区预算单位运用“云系统”圆满完成年度预算编制,实行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初步实现了财政管理远程可视、动态监控、开放共享的目标。三是推进镇办财政体制调整完善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财政所职能定位,完成了财政所人员转隶。全市财政所挂牌仪式在我区照金镇设置主会场,标志着我区基层财政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迈进。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出台了《耀州区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试行)》。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签订移交协议69份10973人,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后续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切实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严格执行预算法,落实《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扎实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及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全区财务管理水平。
  上半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财政增收面临困难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煤炭行业上半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全年收入完成压力较大。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加大,有效化解政府债务刻不容缓,财政资金调度困难,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扎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努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一是深入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及各级各类扶持奖励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二是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要求,通过落实财税收入颗粒化分解措施,加强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确保财税征管业务高效衔接。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强化信息共享,提高税源监测工作效率和税源分析、预测水平。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复产,加强煤炭、水泥、石灰石源头控税,做好土地、矿业出让税费征管,加大稽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三是严格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严防坐收坐支,确保应缴尽缴。
  (二)统筹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充分发挥财政服务保障职能。一是加强中央直达资金的使用管理。强化对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中央直达资金使用管理,严格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确保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三保”原则,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强化“三公”经费管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加大资金筹措调度,在保工资、保运转基础上,兜牢民生支出底线。三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盘活力度。严格落实财政资金清理盘活政策,形成长效机制,对部门结余结转的存量资金依据政策坚决予以收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专项资金,努力弥补财政支出缺口,加大资金筹措调度,缓解支出压力。做好当年专项债券项目入库评审后续工作,提前谋划包装下年度项目,全力争取专项债券资金,解决我区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三)集中财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收官。一是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坚持“四个不摘”要求,按照“因需而整,应整尽整”的原则,扎实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加强跟踪监控,提升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全省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新系统推广试点,加强补助资金管理,确保各类财政补贴资金规范、精准、及时、安全、透明地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二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债务管理。按期偿还政府性债务,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区级经济发展,缓解区级财政支出压力。管好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资金,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有力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树立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理念,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北方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项目实施,抓好生态保护财力保障,支持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
  (四)秉承改革精神,牢固树立法治财政管理思维。一是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以“陕西财政云”为依托,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账务处理、综合管理、绩效监督一体化的系统体系,实现财政预算管理效能提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绩效监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二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工作。推进区属“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一企一策”实现国有资产清理盘活。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工作,提出盘活处置意见,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推进镇办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市区激励奖励政策,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理顺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确保人员选任、招录到位。完善职能,发挥职责,做好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服务工作,推动基层财政建设和服务升级。四是推进财政管理法制化进程。贯彻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加强学习、宣传、执行,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加强预算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完成财政监督检查及会计质量信息检查工作,做好年度决算公开工作,将财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落实到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五是加强调研,科学高质量编制财政“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全区财政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
  下半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努力完成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网络编辑:区财政局
信息审核:文大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