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耀州区2023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3年9月7日在铜川市耀州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铜川市耀州区财政局 唐斌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全区2023年1-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积极落实区委十六届四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科学部署,聚焦“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矛盾,蓄势谋远培财源、夯基筑本强征管,加大统筹强保障、优化支出提效益,深化改革增动力、强化监管促规范,实现了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7月底,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1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8%。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168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非税收入完成102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全区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2.1%。
截至7月底,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5674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0.3%。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0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044万元、教育支出2990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5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55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304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46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2237万元、农林水支出3204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612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17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25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7月底,政府性基金区级收入为零,上级补助收入442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57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4586万元,收入合计11471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0289万元;结余3442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7月底,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77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2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30万元,收入合计29829万元;支出12352万元,结余1747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7月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49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67万元,收入合计14965万元;支出14316万元;结余649万元。
二、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财政收入征管,增强财政保障水平,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着力培植壮大财源。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一城三区三高地”,进一步强化税源培植,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发行专项债券、加大区级投入等举措,加快新能源材料产业、惠塬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厚植财源根基。二是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坚持一体推进税费支持经济发展和强化涵养税源措施,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和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持续推进融资担保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实现在保余额301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为全区17户融资担保主体提供贷款,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三是强化收入征管。通过固本强基、拓宽渠道、挖掘潜力,持续做大做优财政收入“蛋糕”。充分发挥重点工作专班作用,坚持大小税并重、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并重、日常征管与重点稽查并重。发挥综合治税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与各涉税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增强工作合力。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和土地出让税费收缴,开展镇办“契耕”两税摸底调查,多措并举应收尽收。四是强化非税征管。持续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工作,深入执收单位,了解征收情况,并与银行、国库加强联系,确保收入及时入库。
(二)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一是完善预算编制。首次将提前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编入部门预算,并形成可用指标,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同时,严格落实“三保”政策清单,编细编实“三保”支出预算,为“三保”支出提供财力保障。二是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坚持直达资金优先拨付、当年预算优先拨付、争取到的上级资金优先拨付的原则,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着力保障“三保”及重点工作资金需求。认真梳理以前年度结转结余指标,按照人员、经费和项目类进行分类,对于不再结转的指标及时收回,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国有资产盘活。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意见》精神,完成全区公共停车位特许经营权竞拍,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了财政统筹保障能力。三是优化支出结构。以“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为前提,严格执行工资、津补贴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单位正常运转;坚持“保重点、压一般”的支出原则,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兑现了2021年度教师“补差”政策和2019-2023年6月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506.2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切实做好“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清欠以前年度疫情防控资金3658.7万元等;持续深化“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整治,通过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分44项220批次发放补贴资金11461万元,有力促进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就业等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兜牢兜实了民生支出底线。
(三)加大资金筹措保障,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全区重点工作发展。一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盯目标任务,落实区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10万元,保持了区级投入规模力度不减。整合衔接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共计23000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衔接资金绩效管理,耀州区连续7年获得上级衔接资金绩效管理考评优秀格次。二是支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发放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842.4万元。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2146万元,提高了耕地质量,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三是全面落实金融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拨付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财政贴息资金45万元,为全区401户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融资担保6109.9万元。兑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150万元,有效提高了全区农产品抵御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四是支持“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共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12.22亿元。积极策划包装申报债券资金,争取到一般债券资金3200万元,成功发行专项债券资金5.57亿元,支持了惠塬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片区和新能源材料片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店子河水库工程、步寿路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西延高铁5个重点项目建设。及时兑付冬季清洁取暖、山水林田湖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资金2798万元,推动了全区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等项目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依法依规高效理财,财政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一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国有资产整合工作专班,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建设工作,开展国有企业清查核资,完成秀房沟煤矿清算工作,顺利推进铜鑫煤矿改制。积极做好国企扶贫联络工作,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助力耀州脱贫地区产业项目良性发展。二是全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工作。发挥区政府投资项目及区属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职能,审议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和区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10个,审议投资额7.57亿元,政府及区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三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坚持将预算绩效同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申报同步推进,对部门预算绩效情况开展自查和考核,对2022年绩效评价结果排名靠后的单位扣减了相关经费,通过负向激励倒逼预算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绩效闭环管理体系。四是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作用。印发了《铜川市耀州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1-7月,审结项目13个,送审金额13429万元,净审减3167.6万元,审减率23.7%,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五是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认真开展会计质量信息监督、政府购买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及涉企收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等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同时,加强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衔接资金的监管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推动各项资金规范管理使用。接受市审计局对我区2022年财政收支情况和“三保”专项审计等工作,积极开展问题整改,全区财经秩序进一步规范。
1-7月份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恢复期,以及我区接续财源正处于成长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现状依然存在。二是“三保”之外,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消化暂付款、“一城三区三高地”重点项目建设等支出压力较大,财力不足和资金调度困难问题并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举措狠抓收入,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是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强化税收征管,坚持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综合治税成员单位协税护税作用,增强财税联动工作合力,紧盯煤炭、水泥、石灰石等基础税源,深挖税收增收潜力。同时,根据掌握的耕地占用信息,积极开展税收征收工作,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严格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坚持算政治账、长远账,把税费支持政策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该减的一定减到位,该收的确保应收尽缴,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三是积极培植壮大接续财源。巩固传统税源在财政增收中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新能源材料产业、惠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市区重点项目实施,灵活运用专项债券、税费支持政策等,着力支持工业、园区、农业、文旅康养、商贸五大经济做大做强,努力形成“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优化支出提升效益,不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兜牢兜实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配套等基本民生支出底线,在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福祉。二是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使用进度,确保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充分发挥效益。三是继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和产业方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联系,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资金和专项资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同时,加大资金调度,着力支持“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快专项债券项目建设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提前谋划2024年专项债券项目,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资金支持。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实施,及时实现资金支出。认真做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和年末补充方案的编制,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加快涉农整合资金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类项目实施,积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群众增收后劲,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落实金融助农政策。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促进保险机构依法依规及时理赔,有效降低投保群众损失。发挥财政金融服务“三农”作用,做好农业信贷融资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及时拨付脱贫群众小额信贷财政贴息资金,助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三是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农业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推动全区农业提档升级。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
(四)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事前”绩效申报、优化“事中”绩效监控、着力“事后”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行政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明确履职重点,厘清职责边界。加强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国有资产交易流转、资产评估、资产统计、清产核资等管理工作。三是提高财政金融创新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职能,不断提升政府金融服务效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全区产业发展。四是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严格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和全区资产管理,着力防范债务风险等。继续开展好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抓好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和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常态化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后几个月财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财政目标,为谱写耀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网络编辑:支如卫
信息审核:支如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