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全面推进课堂文化建设,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耀州区按照“以点带面,主轴+外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课堂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示范校引领,协同校整体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推进新型课堂文化建设从示范课转变为常态课、从部分教师转变为全员参与,全区在示范校的基础上,计划用两年时间,培养一批种子学校,促进全区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撬动耀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的目标,耀州区委、区政府审慎决策,结合耀州教育工作实际,确定了“以点带面,主轴+外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外力引进方面,与上海浦东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以课堂文化建设为主线,利用三年时间,落实10个方面的服务内容。项目实施一年来,当代好课堂专家团队先后14次赴耀入校指导,组织开展了基线调研、教师培训、学生培训、示范课教学、名校长专题讲座、家长大讲堂等活动,成立了五大学科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管理团队赴江苏上海考察,组织优秀教师赴江苏广西云南访学,成功举办了全国数学特级教师走进耀州培训活动。6所示范学校在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新型课堂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教学理念得到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突现,课堂充满活力,在实践探索中,涌现出赵要成、马晓艳、王利、付伟、张增、李珊、朱华、杨永乐、左会莉等一批课堂文化建设先进管理者和柴妮、王辉、蒋潇美、蒋迪、张小侠、高敏、徐雯、张鑫、梁菲、宋艳丽等一批课堂文化建设优秀教师,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探索经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耀州中学高考一本上线率较上年度提升8.56个百分点,全区公办初中学校中考重点上线率较上年度提升3.8个百分点,耀州区被评为铜川市办学质量先进区,耀州中学、柳公权中学和塔坡小学教育集团3所学校被评为铜川市办学质量优秀单位。
在推进课堂文化建设中,注重深化三个认识、落实五步协同、实行六个纳入、加强四个保障,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深化三个认识。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组织每年的寒暑假教师培训、外出访学、参加课堂文化联盟活动、名校长+专题培训、教育大讲堂、研讨交流等,积极引导广大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家长,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深入理解当代好课堂的先进理念和实施路径,清醒认识耀州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在全区从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双减”政策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成功案例和现实需求发展等三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落实五步协同。在推进课堂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示范校引领、种子校培养、重点活动带动、教师技能达标、专家跟踪指导等五步协同,促进课堂文化建设全面实施。专家团队按实施规划,先后14次入校开展听课评课、执教示范课、举办专家讲座、组织专题研修等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把脉诊断,指导示范校组建各具特色的课堂文化模型。耀州中学积极推行“前+中”教学模式,从行政推动、专家引领、典型带动、评价触动等方面强化保障并驾齐驱。柳公权中学实践形成了“126”课堂文化模型,塔坡小学教育集团实践形成了“5433”课堂文化模型,北街小学实践形成了“3344”课堂文化模型,照金红军小学和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在实践中优化形成了“五步N环节”教学流程。耀州区向全国数学特级教师走进耀州培训活动提供观摩展示课9节。示范校的实践成果为协同校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参考。柳公权中学在工作推进中实现了新的突破,被专家团队评价为目前全国项目学校中同等时间内效果最好的学校,山西省榆社县教育系统组织管理团队前来考察学习,赵要成校长和王利老师被邀请赴榆社县进行培训指导,在全市初中校长管理交流会上,赵要成校长以《以改促学,构建高质量学校育人体系》为题作了经验交流。柳公权中学、塔坡小学教育集团、北街小学和两所红军小学按照片区划分,为协同校提供了示范教学、跟岗学习、入校指导等帮扶服务,带动协同校强力推进实施。按照学校申报、区级考察遴选、团队重点培养的形式,着力培养寺沟中学、关庄中学、瑶曲中学、小丘中学、药王山中小学等一批的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种子学校,带动全区中小学整体推进。坚持每月落实一项全区性重点活动,6所示范学校先后举办了校园开放日、跟岗学习和集中展示交流等活动,为协同学校提供现场观摩和学习借鉴。同时,在全区中小学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思维导图、海量阅读、导学案、试题集、纠错本等六项具体协同措施。全面开展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教师技能达标活动,对达标教师颁发当代好课堂上岗证,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职级晋升、资格注册、评优树模的基本条件。当代好课堂专家团队在加强示范校指导的基础上,经常深入“种子校”进行重点指导,各项培训、访学、指导等向“种子校”倾斜。4月11日-17日,冯恩洪校长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先后深入寺沟中学、小丘中学、庙湾中学、药王山中小学、南街小学、锦阳路中心小学、小丘镇中心小学等一批种子学校进行现场诊断指导,通过示范校引领、“种子校”带动,汇聚成了推动耀州课堂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实行六个纳入。在推进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实行课堂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质量评价、能力评价、评优树模和干部任用等“六个纳入”,全面调动教师参与课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年度考核等次挂钩。各校教师绩效分配向实施课堂文化建设方面倾斜,对坚持采用新模式上课的教师课时津贴上浮30%左右。对平时坚持用当代好课堂模式组织教学活动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情况纳入全区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加大权重。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情况作为单位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课例评选、教学技能比赛、教育教学能力展示等均要体现当代好课堂文化理念,落实当代好课堂相关要求。全面推行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能力达标活动,对达标教师颁发当代好课堂上岗证,打通教师队伍“三级三类”骨干体系与当代好课堂评价通道,对全区200余名“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按照省级、市级、区级同时颁发当代好课堂金手奖、银手奖和铜手奖。各中小学校在绩效分配中对坚持采用新型课堂文化模式执教的当代好课堂金手奖、银手奖、铜手奖教师,按照一定的比例提高课时津贴。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情况作为干部任用和后备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依据。
落实四个保障。在推进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中,坚持从组织领导、督查检查、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等四个方面,落实具体保障措施,为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区教科体局及各校均成立了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细化分工、夯实任务,高效推进。各中小学校根据推进工作需要,认真研究修订了教学常规、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出台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课堂评价等各种配套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督查和考核评比,对各校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比和综合评估,对优秀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和政策倾斜。耀州区组建了一支240余人的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人才库,吸纳“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和一批当代好课堂建设实践中,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学生训练、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管理者和教师,通过示范教学、专题讲座、入校指导等形式,引领全区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对人才库教师在对外交流、专业培养等方面优先安排,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螺旋上升,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的推进实施,学校设施配置、激励政策等向当代好课堂文化建设倾斜,为当代好课堂在耀州的实施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网络编辑:于汭言
信息审核:杨萌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