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秦绣小院的非遗时光
11月20日的秦绣小院热闹非凡,来自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的几十名学生改变了往日平静的小院时光。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走进耀州、走进秦绣小院、体验耀州非遗秦绣和面塑。
秦绣小院是省工艺美术大师冯华荣先生的故居, 也是耀州区民协副主席、耀州区秦绣非遗传承人、耀州区民间名艺人王丽丽进行艺术创作的地方,也是耀州区党旗领航活动中民俗小分队经常举办非遗传承活动的地方。

美丽的色彩在流转中,成为耀州非遗传承的温情和热情所在。一幅幅作品织彩成光,传下多年的暖阳,小院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秦绣的过去,又好像要给秦绣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秦绣小院,王丽丽老师给同学们讲述秦绣的渊源,并教他们亲手体验秦绣,年轻学子联合非遗传承人,一针一线都是非遗传承人的真情,也是年轻学子的热情。
秦绣,又名唐绣、穿罗绣,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针法繁多、设计感浓厚、装饰性极强的精细纯手工刺绣。它是在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绣种“纳纱绣”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并进一步创新、丰富、完善而成的一个新绣种。
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
面塑作为耀州区一种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在耀州产生并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了。耀州面塑,创于耀州,流传于周边县域。种类多样的面花(亦叫花馍),表达喜庆吉祥祝福以及寄托情思。
在我区面塑大师崔百来和辛风琴老师的示范和带领下,他们一边享受着来自耀州民间名艺人的指尖艺术,一边兴致勃勃做起了面花。顷刻间,仿佛小小的面团,几经揉搓,小猪、刺猬、兔子等便在同学们的指间跃然如生。

秦绣技艺和面花文化完美碰撞,体验秦绣、吃着面花,在秦绣小院晒着太阳,细细感悟着耀州历史文化留给我们别样的感受!
网络编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信息审核: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