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耀州区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持续加快推动“一城三区三高地”建设,积极落实各级稳增长政策,全区经济承压前行,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78.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较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2.1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43.21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4.5:40.8:54.7。
(一)农业生产较为平稳。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全区夏粮产量4.32万吨,同比下降4.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2万吨,同比增长3.4%;肉类总产量0.25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猪肉产量0.21万吨,同比增长3.3%,占肉类总产量84.2%;猪存栏为3.99万头,同比增长1.5%,牛存栏为0.86万头,同比下降3%,羊存栏2.26万头,同比增长3.2%。
(二)工业生产由负转正。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区本级增加值同比增长1.7%,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0.3%。
主要产品产量降多增少。水泥314.05万吨,同比下降13.0%;原煤256.38万吨,同比下降10.9%;熟料319.84万吨,同比下降5.2%;洗煤49.27万吨,同比下降12.1%;电解铝15.24万吨,同比下降0.3%;铝材23.71万吨,同比增长24.1%。
(三)投资增长保持高位。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区管同比增长14.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3.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8%。从行业看,采矿业投资下降64.4%,制造业投资增长3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15.7%。
(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49亿元,增长15.7%。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完成50.62亿元、19.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20.9%;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完成0.46亿元、1.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20.1%。
(五)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4元,同比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6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19元,同比增长6.5%。
上半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0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0.3%,较均衡进度超收13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6亿元,增长24.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1.8%。
二、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重点行业贡献不足。一是火力发电产值同比下降32.7%,主要受美鑫电厂发电机组停产影响,下拉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二是水泥企业产能释放不足。1-6月份规上企业生产水泥314万吨,同比下降13.0%,生产熟料320万吨,同比下降5.2%;实现产值21.1亿元,同比下降5.3%,下拉区本级增加值增速2.1个百分点。三是煤炭企业停产多。受照金矿停产、陈家山下石节矿减产影响,1-6月份煤炭行业累计产值同比下降18.6%,其中区本级同比下降22.8%,煤炭产量256万吨,同比下降10.9%,洗煤49万吨,同比下降12.1%,煤炭、洗煤行业下拉区本级增加值3.4个百分点。四是停产减产企业多。1-6月全区产值负增长企业30家,占全部企业的44.8%,较1-5月份增加1家;其中,区本级负增长企业23家,占区本级企业的53.5%,较1-5月份增加1家。
(二)投资项目储备不足。虽然目前我区每月都有一批项目入库,但从入库情况来看,项目个数少,单体投资小,较大项目和在库资项目有效报送投资严重不足。截至目前,全区在库项目170个,剩余投资70.73亿元,其中区本级在库项目150个,剩余投资49.31亿元。
(三)其他方面发展不足。一产方面,今年以来,降雨相对较少,旱情较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夏粮产量同比下降4.5%。二产方面,建筑业产值大幅下降。1-6月份,建筑业产值1.38亿元,同比下降25.1%。三产方面,增加值核算支撑指标支撑不力。一是金融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二是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1%,较一季度回落4.2个百分点;三是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回落4.3、8.7、13.4、38.0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
三、措施建议
(一)聚焦工业,提升贡献。要加强对停产和减产企业的调度,深入企业查找原因,确保负增长企业扭负转正。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推动煤炭企业复产;要想方设法开拓水泥市场,确保水泥企业达产达效。让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尽快恢复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为全区工业发展多做贡献。
(二)聚焦项目,强化储备。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力度,积极推动更多的项目开工,进而增加有效投资量。二要不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开工,已开工项目力求及时纳统,确保开工一个准入一个,做到开工项目应入尽入。三要持续落实项目包抓责任,主管部门要对在建施工项目进行实时监测,跟踪督促项目加快进度,项目单位要落实专人做实做细支撑项目进度的举证资料,为投资稳步增长提供支撑。四要切实关注工业项目建设,加强对工业投资类项目的跟踪服务,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新建项目快推进、在建项目早达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三)聚焦三产,激发活力。一是持续盯紧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增速、劳动工资增速等核算相关指标,配合做好限额以下商贸企业的抽样调查,为服务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要深挖服务业发展潜力,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四)聚焦新增,高质培育。截至目前,区本级月度新增企业仅1家, 新增“五上”企业数量严重偏少,各镇办、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各自领域的准“五上企业”,加大培育力度,达到入库标准,尽快申报入库,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网络编辑:冯巧爱
信息审核:孙大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