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2018年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进展顺利

来源:发改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01 14:4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耀州在出口、消费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投资仍是促进全社会经济增长主导,机遇与挑战长期并存,既有国家一带一路、关天城区圈、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新的政策机遇,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诸多挑战。因此,耀州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大力推进“2342”工程,强招商、稳工业、善融资、优环境,全力以赴抓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已成为拉动耀州经济提速发展,实现步入县域经济考核“十强区”的重中之重。
一、指标完成情况
1、投资增长情况
2018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耀州区在总量基数偏大的情况下,全区上下同心协力,克难攻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25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9.2亿元。
2、投资结构优化情况
一是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1.3%;二是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9%;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6.2%;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
3、投融资体制改革情况
一是投资环境优化情况。为认真评估我区的营商环境,区委、区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全区范围开展的一项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方案,本次调查在全区“五上企业”、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单位、2018年新开办企业和部分私营企业主中展开。本次调查共计15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2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户,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10户,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单位10个,2018年新开办企业50户,随机调查私营企业主30个。8月31日已完成了全部问卷调查填报工作。本次发放的150份调查问卷中,回收调查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二是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办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情况。全区全年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审批项目259个,按时办结259个,办结率100%。计划总投资91.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93%。
三是纳入全省PPP项目库的PPP项目情况。我区纳入省级PPP项目库3个,计划总投资80473万元,占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2%。分别为美丽乡村气化工程PPP项目、秀房沟景区开发及煤炭产业转型PPP项目和山水林田湖沮河上游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PPP项目。目前,3个项目均开工建设。
四是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情况。2018年全区实际争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0.9% 。
4、项目建设情况
一是新开工项目数。2018 年,全区实施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6.1亿元,同比增长42.7%。
二是省级重点重点项目完成情况。2018年,耀州区承担省级重点项目2个,分别为总投资2亿元的耀州居然之家家居广场项目和总投资1.58亿元的北城购物中心建设项目,目前2个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8亿元,占任务1.08亿元的 155%,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情况。2018年,耀州区共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9497万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二、 工作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发展。把抓好扩大有效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协调调度和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进一步做好项目谋划和梳理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形成“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二是大力优化投资结构。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培育新动能、新产业、新科技项目,优先支持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新产业,加大机器人研发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持续提高创新投资比重。
三是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围绕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投资环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区场活力的“加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能力。
四是大力保障项目推进。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做好国家专项资金申报,加强PPP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获得支持。二是破解项目用地难题。利用土地中长期规划调整,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五是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全区“2342”工程等重点产业进行主动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引导企业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动产业向深度广度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总体继续保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出阶段性疲软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不断加大;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回落、通胀压力上升,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在此大环境下,全区今年的投资形势面临巨大压力,增速追赶步伐缓慢,若达不到年均25%以上的增速就是无本之木,打造“十强区”就是空中楼阁。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仍然不足。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加之土地、信贷等调控政策趋紧,项目规划、融资及开工困难,一些重大项目推进缓慢。
二是项目前期策划转化率不够。在建的项目大多数为续建项目,尧柏、冀东等大企业大企业还未成型,谋划、包装、储备上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项目推进的力度不够。目前有许多项目要达到签约、开工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有的项目签约了没有开工,有的开工了进度跟不上。
四是招商引资工作不够。今年以来,我区招商引资新的大项目少,尤其是美鑫、铭帝、凤凰等大的产业项目几乎为0,还在吃前几年签约项目的“老本”,缺乏大的战略合作伙伴。
五是投资营商环境还需改善。服务效率不高,主动服务、“保姆式”服务不强,作风不扎实、思想不解放的问题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要实现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重、压力大,要求我们必须把抓有效投资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第一责任,真正抓在手上,抓出成效。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进”的逼人形势,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完成全年的投资任务。因此,我区将在开局之年,以先人一步的敏锐、快人一拍的节奏、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投入到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中去,以大投入带动大建设,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
(一)再鼓劲、再发力,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有新突破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下,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还是要充分发挥投资的作用。接下来,全区上下将强势开展项目前期百日攻坚活动,力争2-5月份每月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运营,以项目建设来推动有效投资快速增长。存量方面,就是要加快推进续建和在建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的投资量,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增量方面,就是要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习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民生工程需求,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争土地指标、争各类要素,适度扩大信贷规模,加大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对我区项目建设的支持。
(二)再奋战、再推进,在破解要素制约上有新作为
强势推进征收“百日攻坚”活动。近期,我区召开了项目前期百日攻坚战动员大会,提出以市级重大项目和“2342”工程为重点,围绕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抢抓一季度,大干一百天,确保3月底续建项目手续全部完善,新建项目全部达标的工作任务,全面打响项目前期百日攻坚战。成立以区长为总指挥的 “项目前期百日攻坚战”指挥部,印发《耀州区“项目前期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实行“区长旬调度、常务副区长周调度、分管副区长随时调度”工作机制,对纳入2019年市、区两级重点项目逐项研究制约瓶颈,按照项目5A要素保障要求,下发交办单33张,形成“问题、责任、任务”三个清单,制定《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双周通报,每周研究,全力推进。
(三)再升温、再加压,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有新高潮
招商引资始终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储备项目不足、增长后劲乏力的情况下,更要坚定招商信心不动摇、招商主线不放松、招商精力不分散、招商活动不间断。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理念,落实好主体抓招商、主要领导抓招商的责任,突出各招商主体抓招商的平衡性;要坚持“走出去”、善于“引进来”,转换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途径,招大、选优、引强,加快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项目,一批提升城区功能、增强城区能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要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特别是要突出三大主动力产业招商,积极“建链、补链、强链”,坚持一二三产联动、内外资并重、招才与招商并举,组织开展好丝博会、京交会、粤港澳、沪浙商推介会等活动。
(四)再落实、再加强,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有新担当。
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责任能否落实。全区将切实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精心部署,要有“前所未有的魄力与冲天的干劲,以一切困难在脚下的气势”来抓好有效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有更大作为。进一步推进区级领导周调度机制,深入一线,主动协调,积极推进;进一步突出项目前期百日攻坚任务,制订百日攻坚的具体时间表,并加强督查,主动协调重大项目在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积极协助责任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区委区政府也将通过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真正让有为者得实惠,树立鲜明的干事导向,旗帜鲜明地为敢为、善为、有为者撑腰,为想事、干事、成事者搭台。


网络编辑:区发展和改革局
信息审核:区发展和改革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