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雹灾后大豆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1 18:3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抢排积水

对积水的大豆田块,要尽快排出田间积水。采取开沟、清淤等措施,疏通沟渠河流,排出田间积水,减轻湿渍对根系的伤害,促进作物恢复;对无法靠沟渠排水的地块,要使用水泵等机电设备或人工排出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造成早衰。

二、中耕松土

排水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在排出积水后能够进地时,及早选用机械或人工进行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兼顾除草,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三、补施肥料

对积水时间短,密度大、长势好的地块,不用追肥,还要使用15%多效唑等药剂适当控旺;对积水时间稍长,长势差的田块,在能够进地作业时,及时追尿素或二铵10-15公斤。暂时不能进地作业的田块,可避开烈日高温时段进行飞防或人工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肥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液,达到促进生长多分枝的目的,对叶片发黄的地块要加入芸苔素,促根壮苗。

四、防病治虫

雨后空气湿度大,作物抗病能力较差,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要加强灾后病虫害预测预报,重点加强大豆叶斑病、蚜虫、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喷洒精甲霜灵·咯菌腈,吡唑·氟环唑或苯醚·丙环唑,嘧菌酯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加入吡虫啉、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做好虫害防治,把病虫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成灾损失7成以上田块,确实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开展生产自救的,建议联系养殖企业收购作为饲料,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及时整地,做好秋播各项准备工作。


网络编辑:段越虹
信息审核:袁彦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