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TCSYZQ-2024-002749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文机构:
  • 区政府办
  • 发文文号:
  • 发文日期:
  • 2024年08月19日
  • 发布日期:
  • 2024-08-19 10:36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发布机构:
  • 耀州区人民政府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川市耀州区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
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19 10:3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区政府各工作部门,惠塬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铜川市耀州区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819

 

铜川市耀州区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

2024-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按照《铜川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及《陕西省2024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2024年底,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漆沮交汇处断面达到Ⅲ类控制目标,全区无劣Ⅴ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地下水环境质量安全稳定,3个国考点位均达到地下水Ⅲ类考核要求;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建成区无黑臭水体。

2025年底,全区3个地下水国考断面、漆沮交汇处市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考核(控制)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无农村黑臭水体。

(二)重点任务

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充分运用河湖健康调查成果,深化石川河流域内漆水河、沮河等主要支流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深化黑臭水体治理,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完成工业园区污染整治任务,提升园区污水处置效能。到2025年,我区出区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无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城乡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漆沮河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二、主要工作

(一)持续深化水环境污染治理

1. 加强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逐步规范排污口分类、命名、编码、标识牌设置和监测等工作,实现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管。将监管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严肃查处未按规定取得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手续或未按批复要求实施管理的排污单位。2025年,基本形成科学规范的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经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 推进城镇环保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对城镇污水管网开展现状评估,加强雨污分流,排查整治污水收集管网,更新改造混错接、老破旧问题管网,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日规模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力争到2024年底,完成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年度任务和5个黄泥水入管网问题整改。到2025年底,全区累计新建改造城镇排水管网45公里,基本解决城市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到70%95%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区住建局牵头,区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开展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并动态更新拟纳入治理的黑臭水体问题清单,科学制定治理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消除时限,定期开展评估,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监管,巩固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 落实工业污染防治措施。结合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禁止低端低效产能转移。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严格限制增加氮磷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严格新增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企业。加强煤矿行业全过程管理,避免开采加工、煤渣堆放等对水质的破坏和污染,大力推进矿井水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推进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从严审批在石川河流域岸线管控范围内新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区发改局、区经局、市自然资源局耀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水务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持续推进工业污水治理,引导工业企业污水近零排放。落实新污染物治理相关要求,重点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开展监测和调查评估,加强新污染物全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一园一策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分类管理、分期升级改造,提升惠塬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效能;2025年底,惠塬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敷设污水管网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物料储罐区、风险物质装卸区等可能受污染区块建立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污水有效处理,达标排放。区发改局、区经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住建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惠塬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 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治理。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落实,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规模养殖场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并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畜禽养殖户、散养密集区指导推广适宜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推动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自行监测。按照《铜川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依法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规定,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到2024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8%以上。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到2025年底,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有所下降。积极争取黄河流域农业面源综合治理试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和氮磷来源解析,编制优先治理区域清单,实施治理工程并开展绩效评估。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开展村庄清洁活动,2024年完成新增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38%左右;到2025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区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提升精细化环境管理水平。深入落实每周调度、河道巡查、预警预报、驻厂监管、部门联动等水污染防治五项工作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治理成效;对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指标,推动漆水河美丽河湖建设。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水务局、区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耀州区出区断面提质进位为核心,加快实施一断一策达标方案。全面落实《铜川市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提升工作方案》《铜川市石川河岔口断面达标方案》《耀州区出区断面水质达标整改工作方案》各项措施,针对枯水低温期、汛期两个特殊时段,提前安排部署,加强监测分析预警,避免零存整取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入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1. 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入开展重点河湖水生态健康调查及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工作。多措并举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绿盾行动。科学编制重要河湖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对漆沮河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塬面保护、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耀州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推进生物多样性恢复。落实《铜川市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推动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估、监测体系,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效保护率达到国家要求,漆水河、沮河等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所改善,生态质量稳中向好。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参与

3. 提升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落实封山育林、退耕禁牧等措施,开展水源涵养林草保护与建设。年度力争实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以上;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到73%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0%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着力加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1. 强化水资源统筹管理。严格四水四定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严格执行超载地区限制或暂停新增取水许可政策。实施节水优先,推进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节水工作。2025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0.292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7%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0区水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经局、市自然资源局耀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升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杂用等优先使用再生水,促进工业园区污水再利用,2024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4%以上,2025力争达到30%区发改局、区经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将保障辖区河流生态流量纳入江河水量调度工作,达到保障目标。落实《铜川市石川河生态基流保障工作方案》,加强辖区河流生态流量监管,恢复河流有水。逐河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和管控责任制,实行三级预警,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区水务局负责

(四)不断提升水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1. 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和监控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影响水源安全的污染源排查,推进饮用水水源达标治理。加强乡镇(农村)水源地保护,在完成全区2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划定和立标基础上,持续开展规范化建设及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高尔塬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定及其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牵头、区水务局配合

2. 提升应急风险防控能力。以饮用水源、放射源和危废源为重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优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和统筹调拨,强化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围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恶劣气象条件和汛期,开展风险研判会商,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强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防范。市公安局耀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交通局、区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防范重点流域水华发生。加强对入库河流的富营养化指标监测,做好藻类拦截打捞和无害化处置。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强化医疗废水处置和监管。加快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杜绝污水未经处理或不达标排放。持续加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监管,2025年,传染病医疗机构、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置污水处理设施。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区卫健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按照职责分工,细化目标任务,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加强联动和跟踪督导,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24202511月底前,区级各有关单位分别将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区水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强化工作保障。严格落实中省环境领域、流域性和行业性环境标准。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技术体系建设,完善责任单位环境责任追究。重点对水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三)严格督查考核。将部门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通过开展专项执法、专项督查、曝光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适时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展不力的部门进行预警通报。严格监管执法,严厉查处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水生态环境稳步向。

政策解读:耀州区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


网络编辑:陈欣
信息审核:陈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