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创特色 人才引擎促发展 ——孙思邈中医院党建+人才融合发展专题汇报》

来源:耀州党建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2 08:4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工作部门和过硬组工干部队伍,耀州区委组织部持续开展“组工干部上讲台”活动。

区委组织部干部马宇同志立足本职工作,详细介绍了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做实人才“引育留用”四字文章,不断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生动案例。

“引”  精准发力“倾心引才”

一是活用人才政策招贤纳才。通过编制周转池先后招考录用紧缺专业大学生12名。2024年,通过区委领导调研,为医院新增编制9名,有效缓解了医院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为医院注入发展新活力。二是深化院地合作引进智力。与省中医医院、交大二附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建合作,引进3个国家级、1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站,柔性引进多个专家教授团队定期开展诊疗服务;通过建立对口帮扶,引进2名省中医医院专家开展为期一年的常态化坐诊。三是打造中医人才品牌矩阵。以冯玉活、韩武占、袁尤素福等区级名老中医为核心,创办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院内特色名老中医工作室,引进“袁氏顽疾的通治方法”“古法正骨技艺”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育”  靶向施策“悉心育才”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人才队伍,探索建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近年来,先后将21名科室负责人培养成党员,40余名优秀党员培养成科室骨干。二是实施人才进修提升计划。以培育具备独立开展多项筛查、新技术诊治、独立开展手术的业务骨干专技人才为目标,每年选派20余名技术骨干赴省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重点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三是搭建医疗服务学习平台。精心打造“孙思邈大讲堂”,为医务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高端平台。2020年以来,累计邀请省内外医疗领域权威专家举办前沿知识与实用技能专题学术讲座22期,切实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留”  切实涵养“留才生态”

一是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支持、打造工作室、解决配偶工作等针对性保障措施,让人才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通过家访制度对人才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并解决其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助力人才个人职业发展。鼓励支持院内人才开展科研创新、申报科研课题,参与各类人才工程评选。目前,3人被评为市级A类人才、2人被评为B类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发展格局。三是强化宣传营造尊才氛围。依托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总结宣传医院人才建设的经验做法及成效,推出“榜样风采”等优秀人才系列宣传,广泛宣传人才先进事迹,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营造识才、爱才、尊才的良好氛围。

“用”  搭台赋能“真心用才”

一是传承帮带赋能人才成长。发挥名老中医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拜师收徒传承发扬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先后为医院培养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10个,确保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二是专家指导助力人才培养。借助与省级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关系,定期邀请省级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专家们结合科室需求,通过现场授课、专题讲座、实操指导等形式,切实提升了青年骨干人才专业技能水平,为医院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三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群众。持续开展“中医走基层”系列活动,通过健康快车“村村行”、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医养结合居家服务等形式,将健康知识、义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累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充分彰显了中医药人才的社会价值。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工程,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统领作用,加强人才政策衔接、信息互通、任务协同,持续优化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让各类人才在时代舞台上尽展其能、各尽其才,为耀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网络编辑:焦青
信息审核:陈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